Top
首页 > 健康 > 陕西名院 > 西安市中医医院 > 正文

不负仁心之道 市中医医院以国粹中医向西迁精神致敬

西安市中医医院 华商网 作者:王秋阳 2019-07-05 10:28:55
[摘要]在60多年前,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离开繁华的十里洋场来到了大西北,在这片土地上挥洒汗水、奉献青春和热血。如今,西安市中医医院一批兼具扎实功底及满腔热情的医务工作者,用他们的爱心和医术,为西迁的老教授及全体师生传递崇敬与关爱。

  在60多年前,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离开繁华的十里洋场来到了大西北,在这片土地上挥洒汗水、奉献青春和热血。如今,西安市中医医院一批兼具扎实功底及满腔热情的医务工作者,用他们的爱心和医术,为西迁的老教授及全体师生传递崇敬与关爱。

1.png

  医联体搭桥  名中医出诊交大校医院为“西迁”教授解决看病难

  爱与责任,从来不是说说而已。

  因腰椎疾病而饱受痛苦的交大离退休职工陈教授表示,“感谢王主任悉心的诊断,平素一号难求的知名专家送医到我们身边,太方便了。我之前有各种顾虑一直不敢做腰椎手术,这次王主任给我吃了定心丸,我下定决心去做手术,配合医生治疗。”

  为方便“西迁”老教授及广大师生就诊,2018年7月,西安市中医医院与西安交通大学校医院携手签署医联体协议,我市最优质的中医药资源下沉到高校,校医院极大缓解了高校教职工看中医难的局面。医院通过举办全科医师培训,开展社区健康宣教、义诊等措施提升交大校医院及社区中医药服务质量及水平,让交大师生及其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三甲医院的中医诊疗服务。

2.png

  今年2月以来,西安市中医医院骨伤科脊柱病区主任王向阳主任医师每周四下午都会来到西安交通大学校医院坐诊,从下午2点开始,离退休老教授及家属慕名前来,病患络绎不绝,他从没按时下过班,直到看完最后一个患者,经常已是夜幕时分。

  王主任运用中医独有的辨证思维、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教授们详细讲解病情,认真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老教授们都高兴的竖起大拇指:“以前去大医院看病,很有压力,挂号排队时间很长,就诊的时间短,我们很难对自己的病情了解的这么清楚,治疗起来心里没有底,也不知怎么配合医生,王主任来了以后,让我们看病不再有压力,他手法精准、医术高超、语言幽默风趣,让我们可以轻松愉快就诊,更增加了我们治疗疾病的信心。”

3.png

  一位70多岁的老教授脊柱侧弯严重,多年忙于学术研究而没有系统治疗,常常腰疼,甚至连走路都感到困难,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但老教授仍然带病做科研。王向阳主任听说老教授的事迹后非常感动,根据老教授的病情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他不用跑远路,就在家门口的校医院接受牵引、按摩、药物等中医治疗,在王主任的精心指导下,老教授经过两周的系统治疗,各种病痛不适症状减轻了80%-90%,甚至可以几乎无障碍地行走了,老教授开始恢复自信,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家属感激万分。

  王向阳到来为交大校教职工、尤其是“西迁”老教授们的就诊带来了便捷,有效缓解了他们看病难的问题,尤其是祖国医学的独特魅力和显著疗效,更是让他们在体验中赞不绝口。

4.png

  近来,应老教授们和校医院领导的邀请,西安市中医医院眼科宋艳敏主任医师于6月19日开始每周三下午在交大校医院坐诊,为离退老教授们诊治眼科常见病及疑难病。

  今年75岁的交大退休徐教授退休前一直从事航天研究工作,患有干眼病,前几年因糖尿病干眼症加重,眼睛干涩、刺痛、灼伤感折磨着他,多方求诊,治疗效果欠佳,宋医生通过中医辨证和中医医院独创的四联疗法让他感受到中医药治疗眼病的良好效果。

5.png

  宋艳敏介绍:“交大老教授们经常伏案工作,长时间用眼,户外活动相对较少,导致很多老同志都有干眼病,眼睛干涩、刺痛、烧灼感、甚至出现结膜炎,在治疗上我们除了使用眼药水外,会根据患者个体情况把辨证论治与辨病施治相结合,通过中药汤剂的内服外用,起到清热活血的功效。

6.png

  陕西省名中医、西安市名中医、西安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裴瑞霞受邀坐诊 “名医工作室”,患者口口相告,争相就诊。裴主任一坐便是近4个小时,为20多名交大老专家、教授及家属诊治疾病、答疑解惑。

  由于家中有4人曾在交大求学的缘故,裴主任自然比常人多了几分交大情结,在她看来,能为西迁老教授们解除病痛,使自己医生职业生涯的骄傲和荣华。

  致敬西迁精神 做离退老同志的健康守护者

7.png

  坐诊期间,一位84岁的老教授深情地向裴主任讲述西迁往事:“63年前,我们是第一批西迁的交大人,当时西部的条件格外艰苦,饮食起居更是无法与上海相比,但大家依然选择扎根在黄土地。”裴瑞霞不禁感慨:“我们向老教授们提供的是普通的医疗服务,但感受的却是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崇高情怀,作为一名医生,我要更努力在医疗领域发挥自己的光和热,为百姓的健康事业奋斗。”

  此外,在宋艳敏诊治的患者中,有一位103岁的老教授让她深受感动,“曾经的热血青年变成耄耋老者,拳拳爱国之心却从未褪色,看到她饱含沧桑的脸颊,我就联想到60多年前他们舍弃繁华大都市来到西安的场景,他们是无怨无悔支援大西北的英雄,我也被她身上的西迁精神感染着,崇敬着。”

  中医药进高校 促进中医传统文化传播传承

  西安市中医医院与西安交通大学校医院建立医联体,标志着中医医联体与首家高校医院的深度合作成为现实,这对平衡优质医疗资源、缓解就医难局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8.png

  谈及医联体的建立契机,西安交通大学校医院院长张西亚向华商网记者娓娓道来:“目前,请专家来给学生开展中医文化和中医防病治病知识教育也成为医联体合作中的一个亮点,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中医药诊疗技术,在疾病治疗中发挥的效果毋庸置疑的,因此我们请专家给学生开展中医讲座,进行中医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播,这有助于促进学生对中医文化的传承。”

9.png

  西安市中医医院副院长赵颖林表示:“三级中医医院与高校医院的合作是一次有益的尝试,我们将发挥技术人才优势。同时依托高校医院在人才、科研等方面的优势。在医院管理、专科建设、科研教学、中医药文化宣传与推广等方面开展合作。我们与交大校医院共建医联体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受到交大西迁精神的感召,我们想通过双方的合作为西迁老同志提供优质的中医药服务,在服务中传承和弘扬西迁精神,学习交大人关键时刻为国担当、先大家后小家、先公后私的西迁精神,将这种精神融入到日常工作中,使其成为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编辑:李欢

相关热词搜索: 不负 仁心之道

上一篇:好大夫迟到的背后 是凌晨他刚与死神进行的那场殊死搏斗 下一篇:西安市中医医院举办“世界防过敏日”大型义诊活动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