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5日,陕西省决定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Ι级应急响应。作为一所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以口腔及颌面部疾病为主的诊疗很容易经飞沫、接触甚至气溶胶等途径传播,为响应国家疫情防控要求,院党政领导严密部署,第一时间成立预检分诊处。自2020年1月28日起建立两组预检分诊护理梯队,在完成流行病学理论及个人防护专业技能培训考核后立刻上岗,承担全院所有患者及医务人员的初筛工作,形成院内抗疫第一道防线。
“您好,给您测一下体温,请问您最近14天内有没有去过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去过有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与居住史,最近14天内有没有与新冠病毒感染者接触……”为了详细了解来院患者的流行病学史,预检分诊的护士们每天需要将同样的内容重复上千遍,同时对患者的详细信息进行手动登记,每天下来几乎都是满满十几页的纸。
为提高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预检分诊工作效率,帮助患者快速有序通过一级预检筛查,预检分诊处与信息中心、护理部感控办、医务科、外联宣传科等部门集思广益,在信息中心工作人员的大力协助下,自主开发了预检分诊信息系统。通过扫描“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预检分诊登记码”,填写个人信息及流行病学史等资料后,到预检分诊窗口核验身份并测量体温合格即可入院就诊。这一改进使预检分诊时间由原来的45秒缩短至12秒左右,大大缩短了预检窗口患者的停留时间。为了保证患者信息的准确性,我院第一时间申请防疫账号,与全国大数据连通,开辟“一码通”患者快速预检通道,有效避免了人员聚集,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时至今日,她们已经在预检分诊岗位上奋斗将近三个月了……
预检分诊处设在院子临时搭建的独立帐篷里,春节期间的西安寒风凛冽,温度极低,体温枪经常因此而不工作,她们经常需要将体温枪捂在手心才能恢复正常。为了节约物资,预检分诊的护士们连续多个小时不喝水、不入厕。近期气温升高,预检分诊处又变成了“桑拿房”,汗水沿着额头流到了嘴边也顾不得擦去,手套里面的汗水和滑石粉混合在一起粘到手上,她们仍然快速敏捷地敲打着键盘录信息……
疫情期间来就诊的大多为急诊患者,记得那是一个狂风大作的早晨,一名中年男子抱着一个孩子,旁边还跟着两三个家属行色匆匆地朝医院跑来,走进一看,怀里抱着的孩子大概2岁左右,半边脸都是血,询问得知孩子在家里玩,不小心碰到了茶几上,额头上有道很深的伤口,鲜血直流,家属辗转几家医院和诊所,有的暂停接诊,有的没有颌面部专业的医护人员,在综合医院医护人员的推荐下找到口腔医院,家属心急如焚,小孩恐惧焦躁,预检人员在询问流行病学史给患儿测体温的时候,家属表现得极其激动和着急,浑身都在颤抖,想抱着孩子冲进急诊科,她们马上安抚患者及家属的情绪,为其开辟绿色通道,一部分人员负责普通患者的预检筛查,维持秩序,另一部分人专为患儿及家属做筛查,先快速准确筛查其中一名家属和患儿,联系急诊科人员接洽,直接进入急诊室,再筛查其余家属信息,帮助其进行办卡、挂号等事宜。
交大口腔院逆行而上,在做好防控的基础上正常开诊。就诊患者中老年人和儿童占比很高。一次,一位70多岁的老人独自一人前来就诊,可能因为听力不好的缘故,根本听不清楚预检人员的询问,于是预检分诊的姑娘们想到将询问内容写到纸上拿给老人看,为了不影响后面的人正常预检,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一人在旁边全程帮助老人完成筛查。没有手机,没有身份证,需要通过原始的系统帮他录入信息,等录完信息看着老人安全进入医院大厅,才发现写了满满一张A4纸的信息。
历经鏖战,曙光初现。在全院各级领导的严密部署下,各项诊疗有条不紊地进行,虽然面临境外输入病例、逐渐升高的气温等困难,但预检分诊更加训练有素,即便前方困难重重,她们还是会顽强地坚守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平凡默默为医院建设尽绵薄之力,为百姓口腔健康保驾护航。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
2020年5月12日
编辑:熊玲
上一篇:【5月10日直播预告】精准检测在攻克癫痫疾病方面有哪些进展与突破? 下一篇:【5月17日直播预告】心理咨询师田丽娟教你最简单的曼陀罗绘画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