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健康 > 陕西名院 > 西安市第四医院 > 正文

孩子频繁有小动作、做鬼脸、发怪声,警惕这种病!

西安市第四医院 西安市人民医院 2022-11-03 16:38:08
[摘要]家长也许认为长大一点就好了,也许并不是“感冒”“调皮、不乖”了,可能会是抽动障碍。

  我娃6岁“感冒”一直不见好,老是吸鼻子、清嗓子,吃了各种感冒药,就是不起作用。

  儿子8岁了近期经常皱眉、摇头、皱鼻子,小动作特别多,怎么说都不听,越来越不听话了。

  孩子刚上学哪会儿比较调皮,总是眨眼睛、扮鬼脸、伸舌头。后来老师说他上课总是注意力不集中,爱发出怪声,学习效果不理想。我也批评过、骂过甚至打过,就是改不掉这些“坏毛病”。

  ......

  家长也许认为长大一点就好了,也许并不是“感冒”“调皮、不乖”了,可能会是抽动障碍。

  如何发现孩子有抽动障碍?

  抽动障碍(TD)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时期、以抽动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分为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具体细分又可分为简单性和复杂性。这些均是突然、无目的、快速、刻板的动作。

  运动抽动的表现:

  面部:眨眼/斜眼、皱眉、撅嘴/歪嘴、舔嘴唇;

  四肢:耸肩、搓手、伸腿/抖腿、摆动/拍手;

  头颈:做鬼脸、摸头发、摇头、转头、甩头;

  其他:缩肚子、鼓肚子、躯干肌肉抖动等。

  发声抽动的表现:吸气、清嗓子、咳嗽、尖叫、吐口水、吹口哨、乱叫、发“啊、哒”等奇怪音、模仿动物叫、秽语等。

  复杂抽动症状在简单抽动症状之后出现,动作抽动先出现,发声抽动后出现,前后出现一般间隔一至二年。根据相关数据统计,仅有大约5%的患者发声抽动先于动作抽动。

  抽动障碍确实会有年龄和性别差异:

  抽动大多起病年龄在18岁之前,5-10岁最多见,10-12岁最严重,然后逐渐减少,有些在青春后期和成年早期消退。性别比例,男女之比为(3-5):1。男童较女童多见,因此,家长得要重视识别抽动障碍信号。

  抽动障碍对孩子成长有哪些危害?

  共患疾病:约50%以上的抽动障碍合并有至少1种精神神经或行为障碍,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自伤行为、强迫障碍、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和睡眠障碍等。

  社交:当孩子出现发声抽动,影响孩子语言的流利,出现口吃、结巴等,或者自己无法控制的抽动,容易遭受来自同学的异样眼光,甚至嘲讽、欺凌、孤立等。

  情绪:发声抽动影响课堂纪律,面对来自老师、同学等的压力,孩子社交困难,容易产生害羞、自卑、焦虑、暴躁、抑郁甚至伤害、自残、自杀行为。

  学习方面: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学习困难,影响学业。

  影响因素主要为三种:遗传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内向、容易焦虑、情绪不稳定,严重的生理和社会压力、疲劳等。加之其他因素,家庭氛围差、经常打骂孩子、父母关系不和、吸烟、酗酒、胎儿或新生儿疾病等。

  五大方面要注意

  患有抽动障碍,孩子受到这些情绪和运动包括:紧张、压力、焦虑、生气、愤怒、惊吓、兴奋、疲劳、感染和被提醒等,会加重病情发展。反之,如果注意力集中、放松、情绪稳定、睡眠、精细动作如舞蹈或体育运动等,会帮助孩子调整。

  摆正态度:孩子是疾病所致,并不是所谓的“调皮、坏毛病”,稳定自己情绪,不要打骂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包容、和谐的家庭氛围,减轻孩子心理负担。

  保证生活规律:鼓励孩子多参加文体活动等放松训练,避免接触不良刺激,如打电玩游戏、看惊险恐怖片、吃辛辣、油腻、防腐剂食物或喝含色素或喝咖啡因、兴奋剂的饮料等;养成按时睡眠好习惯。

  沟通交流:根据情况告知与孩子周围亲密接触的人,与学校老师多沟通交流,并通过老师引导不要嘲笑或歧视孩子,鼓励孩子大胆与同学及周围人交往,增进社会适应能力。

  主动配合:当孩子发生抽动时,保持平静心态,转移孩子注意力如讲故事、玩游戏等,减轻发作次数,引导孩子正面接受自己“生病的事实”,告知孩子不必为此感到自卑、自责。

  谨遵医嘱:如孩子需要药物治疗,严格遵照医嘱服药。切忌“自行诊断”而私自停药、改变药品或药量。

  (供稿:西安市人民医院 辛田 温西萍)

编辑:齐少恒

相关热词搜索: 孩子频繁有小动作警惕这种病!

上一篇: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与陕西君颐健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医疗服务合作单位”授牌仪式举行 下一篇:不明原因尿血7个月,一条热搜治好了她的病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