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以为
只能在轮椅上看着孩子长大
没想到又能站起来了
太感谢你们了!”
患者牛女士出院时
激动地对西安市第三医院脊柱外科团队说道。
牛女士甘肃人,今年34岁。
到脊柱外科住院时,牛女士刚剖宫产后4天,平车推进西安市第三医院脊柱外科,而罪魁祸首则是3年前发现的胸椎管内肿瘤!
3年前,牛女士因颈肩部疼痛前往当地医院就诊,结果意外发现“胸椎管内肿瘤”性质待查。当时医生建议手术切除,但牛女士因惧怕手术,选择保守治疗。1个月前,牛女士出现双足麻木+感觉异常,并呈进行性加重,感觉异常平面急剧上升至胸部,伴有胸部束带感。
10天前,牛女士出现双下肢无力,已经不能独立行走,但由于当时已经临产,决定产后再做治疗。入院前4天,牛女士已经完全瘫痪!
“椎管内肿瘤,无论良性还是恶性、在哪个节段,发现后通常都建议尽早手术!”脊柱外科江伟主任介绍。尽早手术切除肿瘤不仅能够避免其不断生长对脊髓、神经组织的影响,更能避免长时间脊髓神经压迫导致不可逆的功能损害。
剖宫产后,家属和牛女士前来西安市第三医院脊柱外科就诊。江伟主任脊柱外科团队接诊后,结合牛女士病史、查体及影像学检查资料诊断:胸椎管内占位,脊髓损害症状进行性加重,已瘫痪,手术指征明确。
术前影像资料科室讨论认为:患者诊断明确且下肢已完全瘫痪,应尽快手术,但考虑到患者为剖宫产后,右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胸腔积液、低蛋白血症等,先行术前准备,待各项指标平稳后,再第一时间手术!,时长00:05“本例患者手术基本原则为不损伤脊髓和神经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完整切除肿瘤”。江伟主任指出,手术应在显微镜下进行并应用持续体感诱发电位(SEP)和运动诱发电位(MEP)对脊髓功能进行监测,确保手术安全性。
待牛女士各项指标恢复平稳后,脊柱外科团队于2022年7月25日紧急安排手术,根据术前手术方案,顺利将肿瘤全切!
术后影像资料
术后,牛女士下肢肌力和感觉逐渐改善,在综合评估后,已在医生的建议下回当地进行康复治疗,目前已经可以独立行走!
,时长01:06
病理结果显示:椎管内硬膜外血管脂肪瘤
三院脊柱外科
科普血管脂肪瘤椎管内硬膜外血管脂肪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肿瘤,由分化为脂肪或血管组织的多能干细胞受到非特异性刺激而形成,约占椎管肿瘤0.14%~1.2%,椎管内硬膜外肿瘤的2%~3%。
椎管内硬膜外血管脂肪瘤最早由Berenbruch在1890年报道,1986年Hadda将血管脂肪瘤作为一种新的病种。
绝大多数椎管内硬膜外血管脂肪瘤位于胸段尤其下胸段,常位于脊髓背侧;颈、腰段少见。
临床上,患者主要表现为受累平面以下肢体麻木、疼痛、无力及感觉运动障碍等;当肿瘤出现急性出血时,可压迫脊髓引起截瘫。
MRI为诊断“金标准”。
有学者据MRI表现提出了非浸润型和浸润型血管脂肪瘤两个概念。
椎管内血管脂肪瘤的治疗原则是:一旦临床诊断成立,应尽早手术切除。
由于椎管内血管脂肪瘤血管成分较多,因此术中出血可能较多,此时应仔细止血,同时注意保护脊髓、神经根等重要结构。
椎管内血管脂肪瘤生长极为缓慢,预后好,极少复发,术后无需放化疗。
编辑:齐少恒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市三院消化内科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消融治疗胰腺神经内分泌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