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4日 为积极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扎实推进我国癌症防治工作,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2019首届“胃癌关爱日”公众义诊宣教活动在西安交大一附院门诊广场举办。活动由交大一附院肿瘤外科主任党诚学主持,交大一附院副院长刘青光、交大一附院肿瘤中心主任张呈生、交大一附院肿瘤内科主任李恩孝、交大一附院普外科主任孙学军、交大一附院消化内科主任和水祥、交大一附院病理科主任张冠军、交大一附院影像科主任杨健、交大一附院放疗科主任张晓智、 交大一附院普外肿瘤辖区总护士长乔莉娜等医护人员共同出席并为现场群众进行义诊咨询和健康讲座活动,以实际行动,呼吁全社会集结爱心之力,帮助胃癌患者拥抱美好明天。
胃癌高发 趋年轻化 严重危害国人健康
胃癌在全世界范围内是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据Globocan 2018数据显示[],中国胃癌年新发病例数排位中国常见恶性肿瘤第三位,年新发病人数45.6万,死亡人数39.0万,平均每1~2分钟就有1名国人因胃癌失去生命,被称之为“中国式癌症”,给国家、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疾病负担。
胃癌已悄无声息地潜入我们生活,胃癌的发生除遗传因素外,还与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和生活方式(如慢性感染、吸烟、饮酒、缺乏锻炼和高热量饮食)等息息相关。交大一附院肿瘤中心主任张呈生教授介绍道:近年来,我国胃癌发病人群越来越趋于年轻化,这与年轻人的不良饮食与生活习惯有极强的关系,如睡眠不规律、嗜爱宵夜、抽烟喝酒、重口味饮食等,这些不良习惯可能引起胃部出现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导致体重下降,当胃部出现这些异常反应的征兆时,一定要尽早就医,及时诊断治疗。
防“胃”杜渐 立足早筛 提升公众胃癌防治意识
我国目前的胃癌现状是发病率高,早期诊断率低,死亡率高,很多国人对早期胃癌筛查意识薄弱。据统计,我国早期胃癌的诊治率低于20%,多数患者就诊时已经发展为进展期胃癌或晚期胃癌,错失了最佳诊治时机。因此加强预防、降低胃癌发生几率的同时,更要提高胃癌的早筛意识。
交大一附院副院长刘青光教授表示:科学的认识胃癌以及所患胃癌的类型是获取最佳治疗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至关重要的“时间”概念,防治胃癌要有更“早“的行动意识,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胃癌的预后与诊断时机密切相关,越早发现,治疗效果就越好。胃镜检查是胃癌诊断的“金标准”,是最有效的胃癌筛查方法。大部分早期胃癌在内镜下局部切除病灶即可获得根治性治疗,早期胃癌及时治疗后5年生存率高达90%以上。因此,积极全力贯彻并执行国家的”三早”政策,提升胃癌高危人群筛查意识是降低胃癌病死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重要手段。
“靶”爱唤醒 多学科协作 优化胃癌诊疗新模式
随着我国的胃癌规范化诊疗水平的巨大进步,我国胃癌防治也已迈入精准时代。
多学科诊疗是胃癌精准治疗的关键,交大一附院肿瘤内科主任李恩孝教授指出:目前,临床多学科协作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是国际公认的主流肿瘤治疗模式,胃癌的治疗已经从单一的手术进入到以围手术期多学科协作的全新模式,MDT已经成为晚期胃癌诊疗体系中的标准模式,也是规范胃癌诊治的重要手段。MDT不但提高了胃癌的早期精准诊断率和治愈率,也可有效帮助胃癌晚期患者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全面推动我国胃癌诊疗水平的不断跃升。
携手聚力 抗击胃癌 全国胃癌公众宣教活动启动
如何帮助癌症患者走出疾病阴霾,科学康复,已成为专家、患者、乃至整个社会共同关注的课题。交大一附院副院长刘青光教授介绍到:今年仅仅是向胃癌宣战的一个开始,此后每年的11月29日“胃癌关爱日”都将会开展不同形式的胃癌关爱及科普宣教公益活动。未来我们将进一步通过普及胃癌防治知识,提高癌症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引导患者接受规范化治疗,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并鼓励患者在亲友、康复组织等社会各界的关怀下,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战胜癌症。
编辑:李欢
上一篇:西安交大一附院多学科协助成功完成复杂腹膜后肿瘤 下一篇:第六届肺动脉高压多学科诊疗论坛在西安交大一附院顺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