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我是青光眼,为什么医生让我做白内障手术?

来源: 时间:2021-10-25 16:12:48 编辑:袁毛毛 作者: 版权声明

← 点击大图左右可翻页 →

61岁的刘阿姨是一位心直口快的老人家,3个月前,她的右眼突然出现了剧烈疼痛伴视力下降,急诊于西安市中心医院眼科诊断为双眼原发性急性闭角性青光眼(右眼急性发作期,左眼临床前期),双眼白内障,在急诊降眼压处置后,眼压正常,眼痛消失、视力恢复,伊恩晖主任医师建议她做右眼白内障手术来控制眼压。

刘阿姨很困惑,明明诊断为双眼闭角型青光眼,并且她的白内障没有成熟,视力还挺好的,怎么就要做白内障手术呢?

刘阿姨的眼轴很短,只有20多毫米(正常眼轴24毫米),属于少见的小眼球,前房很浅只有1.2mm(正常深度2.5-3毫米),眼内结构很拥挤,随着晶状体的混浊膨胀,形成瞳孔阻滞,房角关闭,房水流出受阻,眼压急剧升高,随时都会诱发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性大发作,除了会引起眼部剧烈胀痛、视力明显下降,导致不可逆的视功能损伤甚至失明。还会引起头痛、恶心及呕吐,如果合并长期血压高、心脏病还会诱发恶性高血压、心梗、脑梗等危及生命。刘阿姨这次右眼疼痛,就是青光眼急性大发作引起的,幸亏急诊处置及时,给刘阿姨快速降眼压赢得了继续治疗的时机。医生表示,给刘阿姨做白内障手术的同时分开关闭的前房角,其实是一举两得,既摘除了白内障,改善视力和视觉质量,又给眼内腾出空间,改善眼内结构拥挤的情况,使前房加深,房角开放,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的新理念。所以,没有搞错,就是针对青光眼采取的合理治疗。

虽然医生给出了耐心、详细的解释,但刘阿姨还是心存顾虑,没有手术的意愿,在和家人商量之后,决定先不做手术出院,想采取药物控制眼压观察。

然而,刘阿姨在出院仅仅10天之后又再次入院,这次是双眼急性大发作,右眼程度更重一些,看不见了。住院后又再次给予快速降眼压治疗,双眼眼压才逐渐平稳,恢复了部分视力,但已经造成了视野的不可逆性损害。主管医生告知需及时手术治疗,避免视功能进行性损害。这一次,刘阿姨听取了医生的忠告,要求手术治疗。由于刘阿姨的小眼球较少见,手术难度大(手术操作空间小,随时有出现爆发性脉络膜出血等风险),人工晶体度数特殊,最终通过多方联系才定下了+33D和+32D的人工晶体。由伊恩晖主任医师、贺金刚主治医师、霍敏主治医师、陈文君住培医师先后进行了双眼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房角分离术。双眼手术后,刘阿姨矫正视力提高至1.0,感觉看东西清晰多了,前房明显加深,房角开放,眼压稳定在15mmHg以下,对术后的效果十分满意。

双眼眼轴长

图片

双眼验光单

图片

右眼OCT前房深度

图片

右眼UBM房角狭窄

图片

术前手术团队

图片

术后医护团队

图片

温馨提示

急性闭角性青光眼通常易发于远视眼、眼轴短的患者,其眼内结构拥挤,导致前房较浅,在白内障发展过程中,随着晶状体的膨胀,瞳孔阻滞形成,进一步引起房水流出通道受阻,引起急剧的高眼压,导致青光眼急性大发作。会引起头痛、恶心、突然失明,可怕的是还会留下视功能受损、瞳孔散大等永久性的后遗症,而且每大发作一次,治疗和术后效果就像下台阶一样,因贻误治疗时机而大打折扣。讲述这个少见的病例,一方面是想跟大家分享手术的喜悦、难度和效果,另一方面,也是想提醒大众,及时的白内障手术已经成为治疗急性闭角性青光眼的首选方法。

其实,刘阿姨的经历并不是特例,切勿抱着白内障成熟再做手术的老观点而贻误治疗时机,衷心希望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及早发现,及时白内障手术而最终获益。

相关热词搜索: 青光眼 白内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