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了,只是没想到来的这样快。
作为医学博士在读的樊星(化名)比谁都清楚父亲胶质瘤术后复发是迟早的事,但作为儿子的他却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病魔的无情。父亲刚刚退休还不到一年,还没好好享受无忧的生活,便要面临这突如其来的病魔。
为了给父亲最好的治疗,5个月前樊星在北京为父亲安排了胶质瘤切除手术,但猖狂的癌细胞,也只给了父亲不到半年的喘息。2020年6月6日,癌细胞猛烈的反扑,已经让父亲昏迷了三天,生命垂危。远在北京的樊星多方咨询、打听后,紧急将父亲送入西安工会医院神经外科救治。
13:30到院,14:30手术,紧锣密鼓的与时间争抢,只为最后一搏。王占尧主任又一次以精湛的技术将父亲从生死边缘将拉了回来。樊星高兴,但又焦灼。因为他知道,手术的成功并不意味着胜利,而是又一轮煎熬的开始:只能战战兢兢的等待肿瘤细胞的下一次进攻。
父亲从查出疾病到手术治疗再到复发二次手术,樊星一家的经历大概是每一位有胶质瘤患者的家庭的真实写照,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胶质瘤的凶险。而胶质瘤的残酷不仅仅在于他的无法攻破,更在于其因难以发现导致的错过最后的生存机会。
01
隐匿性是胶质瘤的隐身衣
在曾经热播的《我的前半生》中,那个活蹦乱跳的子君妈妈薛珍珠就是罹患胶质瘤突然离世的。当年对这个病一无所知的时候,还认为剧情太狗血,天真的认为编剧是为了剧情发展需要,就让薛女士在没有任何前兆的情况下突然离世。直到深入了解后才知道,作为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胶质瘤有一个最大的特性,就是隐匿性。
大脑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器官,是具有很强的代偿能力的。因此生长在大脑,尤其是大脑功能“哑区”浸润性生长的胶质瘤,并不会立刻让大脑的功能停摆。而一旦当代偿能力耗竭了,或者肿瘤长在特别重要的区域的,才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但那时候病情就很严重了。
02
检查手段缺乏是早期难发现的主要因素
胶质瘤分为四级,一级为良性肿瘤,切除后复发率较低。二到四级为恶性肿瘤,比较难以根治,等级越高复发周期越快。四级胶质瘤平均生存周期还不到一年,仅有不到十分之一的患者结合放化疗可生存五年以上。所以早发现就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除了胶质瘤自身的隐匿性以外,检查手段的欠缺,也是疾病很难早期发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虽然现在大家体检已经很普遍了,但体检也只是抽抽血,做做B超,查查心电图,验验尿,可是哪一项能查出胶质瘤呢?没有吧。现在对胶质瘤尚没有经济、有效的筛查手段,即使有也很难开展这样的针对发病率不高的疾病的筛查,所以早期能检出的人是很少的。
03
大意疏忽是延误诊断的帮凶
很多患者都说明确诊断之前自己身体健康,毫无症状,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并不是没有症状,而是没有能够辨识的特异性症状。比如头疼,很多人就认为是没休息好;眼睛看不清,很多人认为是花眼;认知功能下降,很多人就觉得是年龄大了,记忆力退化了……其实这都可能是胶质瘤的表现,但是不特异,而且太常见了,所以无法引起辨识的警觉来,等头疼了一两年了或者晕倒了,才去医院检查,结果发现胶质瘤级别已经很高了。而且胶质瘤是浸润生长,大脑又不能通过切除做预防,导致的结果就是治疗效果不佳。
04
如何面对复发的胶质瘤
胶质瘤这个世界性难题,我们尚未攻破,但也并非束手无策。那么面对复发几率极大的胶质瘤手术,该怎么面对呢?
目前,复发性胶质瘤治疗原则仍是以手术为主,辅助放、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术的适应症与原则的把握、手术方式、技巧和手术辅助技术的应用,都直接影响着肿瘤的切除和并发症的发生。
另外,4级胶质瘤如果复发在功能区,便不建议再次手术;病变与大脑非功能区可考虑手术治疗;肿瘤分级2-3级,表浅复发建议再次手术。而根据患者情况,如果年龄较高,身体一般情况较差的,也不建议再次做手术。
编辑:熊玲
相关热词搜索: 西安工会医院
上一篇:【名医推荐】杜赢——西安工会医院儿科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 下一篇:名医推荐:穆宝妮——西安工会医院儿科医学中心儿童康复科副主任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