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5日,他和第36批援苏丹医疗队的其他同事一起离开祖国到达苏丹。面临新冠疫情肆虐、神经外科停诊近1年,一切都要重新开始,准备手术器械,查看手术条件,他和助理反复沟通,推进神经外科临床工作逐步走向正轨,结果又因社会不安、大雨内涝等原因医院多次停工。即便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在国家卫健委、省卫健委、医院、科室强有力的支持下,他们还是努力做出了一些成绩。
6月,苏丹一家名叫华夏医院的华人医院向大使馆求助,收治了一名当地华人,诊断为脑出血破入脑室,病情危急,贺中正医师用从国内带过去的手术器械和简易引流管完成侧脑室锥颅置管手术,术后复查CT,颅脑手术成功。
同月,在门诊收治一名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血肿量大,已出现间断昏迷,随时都可能出现脑疝,危及生命。但家属需要筹钱,为争取手术时间,贺中正医师从津贴中拿出部分苏丹镑,为病人垫付部分手术费,病人得以及时手术,术后次日,病人即可端坐并高举双手。得到了新华网报道。
(相关链接:
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21-06/15/c_1211201824.htm)
8月,门诊收治一名瘫痪病人,老人已不能行走,靠轮椅出行一年多,并出现气短等呼吸机无力症状。磁共振显示颈椎3-4椎体水平椎管重度狭窄,请国内同事——我院神经外科脊柱组组长杨彦平副主任医师共同制定手术方案后,患者接受了颈椎后路减压手术。手术麻醉复苏后,患者自觉气短明显好转,说话也有劲了。术后一个月来复查,患者已经可以在小孙子的搀扶下行走。该手术也得到新华网的报道,东南网、人民资讯等网站进行转载。
(相关链接:
http://www.news.cn/world/2021-09/02/c_1211354655.htm)
10月,一名窦旁脑膜瘤患者来到恩图曼中苏友谊医院,由于私人医院价格昂贵,普通老百姓根本无法承受。经过精心准备,甚至从国内购买并邮寄过来网帽、脑棉片、手术头灯器械。没有固定颅骨的材料,就用丝线绑住,没有像国内一样丰富的止血材料,就步步小心,减少手术操作引起的出血。在我院援苏丹队员——麻醉师郭强的配合下,历经3个小时手术完成,完整切除肿瘤。
一年时间,贺中正医师共完成8台手术,取得了良好效果(包括一台难度较高的窦旁脑膜瘤手术和一台高风险上颈段颈椎手术),和36批医疗队队员、骨科专家刘洋一起,完成末节手术修复、腰椎间盘突出等手术。华夏医院一名华人护士,因重症肺炎,卧床不起,呼吸困难,给予更换抗菌素及排痰、呼吸功能康复意见,治疗一周后患者明显好转,目前已正常上班。在贺中正医师的不懈努力下,神经外科在当地影响越来越大,慕名而来的病人越来越多。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贺中正医师的援非任期被评为优秀等次。他实实在在的工作,当地医院领导、华人医院领导,甚至病人家属也都看在眼里,纷纷送来了诚意满满的感谢信,恩图曼友谊医院院长还书面写信请贺中正医生延长工作,尽管由于后续安排,只能拒绝,但还是感动、感激、自豪。相信这些努力,都会转化为中苏友谊的涓涓细流。正如他说,救死扶伤源于我的职责所在,大爱无疆才是我对苏丹人民最好的心意。
编辑:齐少恒
相关热词搜索: 救死扶伤
上一篇:【院庆70周年——我与中心医院的故事九十九】初心不改 逐梦前行 下一篇:比赛预告!!!西安市中心医院首届疑难病例演讲比赛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