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1日,西安交大一附院麻醉手术部、心血管外科等多学科合作,为一名重症冠心病患者行冠脉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心脏搭桥术)时成功实施自体血小板线粒体移植术。据文献检索与查新报告,目前尚未见自体血小板线粒体移植应用于CABG患者的报道。
麻醉、采集富集血小板血浆与提取线粒体
对重症冠心病患者来说,心脏搭桥术是首选治疗方式。但据统计,心脏搭桥术后30天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可达4.1%,围术期重症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高达8.3%,其发生可导致心脏搭桥手术患者1年内死亡率增加5倍。
科学研究表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以下简称心肌损伤)是导致心血管不良事件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治疗心肌损伤以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成为保护心脏搭桥手术患者生命健康、促进其快速康复的核心路径。心肌是高耗氧器官,线粒体约占心肌细胞总体积的32%,线粒体损伤是心肌损伤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
此前,国外已开展了线粒体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损伤的研究,但多集中在动物实验。通过文献检索,目前仅有国外两篇线粒体移植应用于临床的报道,两篇线粒体移植应用于小儿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所用的线粒体来源于患者腹直肌,获取方式创伤大,不仅会造成取材部位腹直肌损伤,且取材量有限,不利于技术的临床应用与转化。
西安交大一附院麻醉手术部王强团队长期致力于研究线粒体移植在器官保护中的作用,并发表了系列研究成果。2020年,团队率先成功提取源自自体血小板的线粒体,证实血小板线粒体移植可有效改善模型小鼠的脑缺血损伤与认知功能障碍。在此基础上,王强教授提出将自体血小板线粒体移植应用于心脏搭桥手术患者,先后与多学科专家团队开展研究,并通过了伦理委员会论证。
患者张先生(化名)为重症冠心病患者,合并有心脏瓣膜病、高血脂、高血压、腔隙性脑梗等多种疾病,必须进行心脏搭桥术以挽救生命,给予患者自体血小板线粒体移植有望挽救缺血心肌细胞,提高心肌存活率,改善患者转归。2022年10月21日上午8时,麻醉手术部、心血管外科、输血科、超声医学科、血液内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努力,成功为张先生(化名)施行了心脏搭桥术,并在术中开展自体血小板线粒体移植。
首先,输血科王宝燕教授采集了患者自体富集血小板血浆(PRP),王强教授团队立刻进行血小板线粒体分离、纯化。期间,心血管外科闫炀教授团队同时进行心脏搭桥术操作。术中,闫炀教授与王强教授紧密配合,于心尖处等特定部位进行自体血小板线粒体注射,注射过程中、注射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不良反应、心功能恢复良好。术后一周,患者多项心脏指标显著提升,表明自体血小板线粒体移植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目前,患者恢复情况理想,已顺利出院并定期进行术后随访。
此次成功开展自体血小板线粒体移植应用于心脏搭桥手术患者的新探索,在改善患者心肌功能、加快患者愈后康复上取得了预期成果,为团队下一步开展自体血小板线粒体移植应用于心脏搭桥手术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奠定了坚实基础。团队将持续不断努力,通过临床研究进一步明确自体血小板线粒体移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力争在该领域获得突破性进展并将这一治疗技术向全世界推广,促进更多的危重症患者康复。
编辑:齐少恒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肺同寻常温暖护航 西安交大一附院启动肺癌关注月系列活动 下一篇:第九届互联网 + 健康中国大会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