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来临,随着气温升高,饮食安全防护很关键。近日,记者采访部分市民、医生,了解夏季未成年人因美食而“受伤”的原因,提醒广大家长注意暑期孩子们的饮食安全。
火锅+西瓜 14岁娃吃坏肚子
出门冰镇饮料,回家空调西瓜……前几日,市民赵先生14岁的孩子小洋便因此受了罪。赵先生告诉记者,7月2日,孩子跟同学出去吃了一顿火锅,晚上在家玩电脑游戏时又吃了半个冰镇西瓜,当晚便上吐下泻。赵先生和爱人赶紧将孩子送到医院,确诊为急性胃肠炎。“医生说送医也很及时,最终打了吊针,基本就没啥事了。”
7月7日,记者在陕西省人民医院采访时了解到,这几天医院也接诊了不少跟小洋相似的小患者。“7月5日,有家长带着孩子过来,情况也差不多是这样,孩子一个人在家时,吃了两个冰淇淋,晚上又跟着家里人出去吃烤肉。”儿童医院主任医师马春利介绍,夏季许多孩子放假一个人在家,热了打开冰箱吃冷饮,缺少家长监督下,不少孩子便容易一下吃得太多、太快,相较成人来说,孩子的肠胃比较脆弱,更易引发肠胃疾病。
家长莫大意 当心“冰箱杀手”
夏季吃坏了肚子,不少人第一印象都是“冰的吃多了”,其实未必如此。尽管冰箱冷藏室的温度一般为0-5℃,对大多数细菌的繁殖有明显抑制,但部分嗜冷菌,如大肠杆菌、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依然在冰箱里很活跃。此外,一种名为李斯特菌的“冰箱杀手”更需要多加注意。
李斯特菌对外界环境耐受性较强,可在较高的盐浓度、较宽的PH和温度范围内生长。马春利介绍,该菌能够在零下几十摄氏度的情况下长期存活,人体因李斯特菌导致肠道感染,主要表现为发烧、头痛,有时会出现肠胃不适,严重的可能引发脑膜炎或败血症。
“因为吃多了冰冷食物引发肠胃疾病,一般吃些药就能好转,但如果是细菌感染就比较麻烦,这种情况就要及时送医。”马春利说,肠胃疾病最初大多都会有呕吐腹泻等症状,家长很难判断病因,一旦发现孩子有这样的症状,最好搞清楚孩子最近都吃了哪些东西,如有疑似过期、变质的食物,不要随便吃药,应第一时间送医,避免耽误救治时机。
医生提醒:冷热食物不要一起吃
炎炎夏日,如何让孩子们预防肠胃疾病呢?马春利提醒,首先要保持个人卫生,其次,在家做饭时要注意选择新鲜食材,在外就餐时要选择好的就餐环境,在饮食习惯上要定时定量,吃完冷饮后尽量喝一些温热的水,调整肠胃功能。
“我们平时说冷热的东西不要一起吃,主要说的是冰冷和高温的食物。吃完冷饮后,适量喝一些30℃左右的水,对肠胃是有好处的。在夏季,常温的瓶装水、桶装水都符合条件。另外特别要注意,冰箱不是万能的‘保险箱’,冰箱里的剩余食品、隔餐食品,一定要彻底加热后再食用。”
编辑:李国栋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运动数据有助提早发现帕金森病 下一篇:养老辅具不是越贵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