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7月29日电
记者张胜从生态环境部29日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已完成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治理3400余个,达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80%以上;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到45%以上,农村污水横流状况大幅减少,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成效明显。
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司长赵世新介绍,一些地区在治理模式和管护机制方面创新,形成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如河南周口打造“渔光互补”模式,淮阳区冯塘村引入社会投资150万元治理坑塘,在治理好的坑塘上建设光伏发电板,年发电量150万度,年收益约55万元,同时发动村民利用坑塘养殖鱼虾,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产业新模式,“纳污坑”变为“生态塘”“经济塘”;山东济宁兼顾村庄防洪除涝及农田灌溉,泗水县青龙庄村治理黑臭坑塘约4300平方米,汛期可蓄积12000余立方米雨水,为周边农田提供9000余立方米灌溉水源。
针对农村生活污水量大面广、治理成效巩固难的问题,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推动因地制宜选择治理模式和技术工艺,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应管尽管、应治尽治,不断巩固和提升治理成效。
编辑:齐少恒
相关热词搜索: 我国农村污水治理成效明显
上一篇:能康医院承担西安市雁塔区特困人员生活自理能力评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