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健康 > 陕西名院 > 西安市红会医院 > 正文

贫血不容小觑 西安市红会医院专家教你如何科学应对

西安市红会医院 华商网 2024-08-09 15:12:14
[摘要]西安市红会医院将于8月16日上午在北院区举办一场针对贫血患者及身体状况存在异常人群的义诊宣教活动。

  随着第7个“中国贫血日”的临近,社会各界对贫血这一广泛存在却又常被忽视的健康问题的关注度日益提升。为深入普及贫血知识,增强公众对自我健康管理的认识与重视,西安市红会医院将于8月16日上午在北院区举办一场针对贫血患者及身体状况存在异常人群的义诊宣教活动,旨在帮助市民更好地了解贫血,掌握预防和治疗的相关知识。

  为此,记者还特别采访了西安市红会医院血液肿瘤放疗科主治医师赵辉,就贫血的常见原因、诊断方法及治疗策略进行了探讨。

image.png

  西安市红会医院血液肿瘤放疗科主治医师赵辉

  什么是贫血?表现有哪些?

  赵辉医生介绍道:“贫血,简而言之,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进而无法有效地将足够的氧气输送到全身各组织,从而引发的一系列综合征,如乏力、头晕、心悸、面色苍白等。

  贫血虽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但其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复杂的病因,包括但不限于营养缺乏、慢性疾病、遗传性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等。“贫血是指血液里‘血红蛋白’少这个状态。心、肝、肺、肾、脑都需要血液中的红细胞供氧,这个血红蛋白少了,红细胞带来的氧就不够用了,人就会面色苍白,感觉到一天到晚无精打采,没力气,一活动就头昏、心慌、气短。”赵辉医生进一步解释道。

image.png

  日常生活中如何诊断贫血?

  贫血的诊断实际上是一个相对简单而直接的过程,主要通过血常规检查中的血红蛋白(HGB)水平来判定。赵辉医生指出,对于中国人而言,当血红蛋白浓度低于110g/L时,即可初步诊断为贫血。然而,为了更加严谨和准确,还需要考虑到不同性别、年龄及生理状态(如婴幼儿、儿童、孕妇)的差异,因为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血红蛋白的正常范围。

  赵辉医生表示,血常规检查作为贫血诊断的直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快速、成本低廉。通过结果,医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到患者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及血红蛋白的浓度,从而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贫血及其严重程度。值得注意的是,贫血的严重程度与血红蛋白的值呈负相关,即血红蛋白的值越低,贫血越重,患者的症状往往也越明显。因此,在诊断贫血时,医生还会根据血红蛋白的具体数值来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发生贫血的原因有哪些?

  赵辉医生介绍,“贫血”是个常见的病症,也容易自我诊断,但是想用一套“攻略”包治贫血还是不够的,因为贫血只是个结果,背后的原因却是各不相同,每种原因都可能涉及不同的生理和病理机制。

  1.造血原料缺乏:以缺铁最为常见,其次为叶酸、维生素B12缺乏。

  2.慢性病性贫血:一些慢性病会引起红细胞寿命缩短、骨髓对贫血的反应障碍、铁的利用和释放障碍。比如:感染、急慢性炎症、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病等。

  3.急慢性失血:各种原因导致的出血。比如:创伤、胃肠道肿瘤、女性月经过多、妇产科异常出血、应用止疼药物、胃溃疡、痔疮、咯血、反复血液透析、医源性失血等。

  4.其他:伴发于慢性肾脏病、血液系统疾病、肿瘤骨髓浸润、放化疗后骨髓抑制、年老体弱等。

image.png

  什么是造血原料缺乏贫血?

  造血原料缺乏所导致的贫血已成为影响各年龄段人群健康的一大隐患。造血原料主要指:铁、叶酸、B12。不同人群缺乏的常见原因也各不一样。

  数据显示,缺铁性贫血在女性中尤为高发,尤其是育龄期女性。月经失血、孕期铁需求激增、素食习惯、挑食偏食以及不当的节食减肥,都是导致这一群体铁元素缺乏的主要原因。儿童与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缺铁的现象要比缺叶和维生素B12要常见,主要原因是生长发育需求旺盛,饮食结构不合理造成铁摄入不足,即便是看似健康肥胖的孩子也可能隐藏着贫血的风险。而老年人群,特别是高龄老人,由于牙齿咀嚼能力下降、食欲减退等原因,往往容易出现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的贫血问题。

  此外,相较于女性、儿童和老年人,男性贫血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但一旦发生则需高度警惕。赵辉医生提醒,痔疮出血是导致男性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长期嗜酒则可能引发消化道出血和胃肠黏膜损伤,影响造血物质的吸收。所以,男性朋友应关注自身健康状况,一旦发现贫血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潜在的健康隐患。

  贫血患者如何判断缺什么?

  一般情况下,检验检查可以直接检测血里造血原料的含量,客观判断缺不缺,缺什么。另外,还可以通过血常规检查看结果,血红蛋白(HGB)<110g/L的,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0fl的,临床称“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缺铁性贫血最多见。血红蛋白(HGB)<110g/L的,平均红细胞体积(MCV)>100fl的,临床称“大细胞贫血”叶酸、B12缺乏多见,缺叶酸、B12的贫血标准诊断叫“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造血原料缺乏的贫血怎么补?

  赵辉医生介绍,含铁最丰富且最容易吸收的食物包括瘦肉(尤其是红肉)、动物血和肝脏。同时,搭配新鲜蔬果、豆类和谷物食用,可以进一步促进铁的吸收。此外,叶酸和B12也是预防贫血的重要营养素,动物肝肾、豆类、深绿色蔬菜和坚果是叶酸的主要来源,而红肉、动物肝脏、蛋和奶则富含B12。

  然而,对于中度及以上贫血的患者,仅靠食补往往难以达到快速有效的治疗效果。此时,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针对缺铁性贫血,市面上有多种口服铁剂可供选择,如药片、胶囊和药水等。选择铁剂时应认准药名中带有“铁”字的药物,并注意避免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对铁剂吸收的影响。

  同时,对于叶酸和B12缺乏导致的中重度贫血,口服叶酸片和甲钴胺片是常用的治疗方法。赵辉医生提醒,孕妇即使不贫血也应规律补充小剂量叶酸以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但治疗贫血所需的叶酸剂量与孕妇日常补充的剂量有所不同,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赵辉医生指出,造血原料缺乏的贫血虽然容易改善,但接受规范药物治疗后如未能在2周内获得明显改善,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分析,切勿盲目停药或继续服药。  (华商网记者 袁毛毛)

编辑:齐少

相关热词搜索: 西安市红会医院专家教你如何科学应对

上一篇:西安市红会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顺利举行开科仪式 下一篇:中国抗癌协会四大培训基地落户西安市红会医院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