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雅婷)“好多三级医院的大专家,居然每周就在社区医院坐诊,以后再也不用跑那么远,排大长队了……”在雁塔区电子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记者听到就诊的患者发出感慨。
11月21日,记者跟随西安市政协委员走进雁塔区电子城205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电子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红会医院卫星医院)、长延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中医医院卫星医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深入了解近年来我市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
多家联建医院加持 中医药文化特色明显
刚走到电子西街,记者就被“雁塔区中医药文化主题街”的标识吸引,顺着街区,浓浓的中医药文化特色陈列映入眼帘。据了解,这是该区依托二〇五所中医馆,在电子西街打造的西北首个以中医药为主题的文化街区,街区设置了中医药文化走廊、中草药标本展览区、秦岭中药材展示区等。
走进电子城二〇五所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药特色更加明显,先后挂牌成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西医协同创新中心雁塔基地医院”,“陕西省中医医院医联体医院”“西安市中医专科联盟成员”等。今年9月,国医大师“杨震学术经验基层传承工作站”签约落地。目前,每天医联体合作上级医院下派15名专家定期到中医馆坐诊,能够为群众提供中药饮片及针灸、推拿、火罐、敷贴、刮痧、中药熏洗等近20项中医适宜技术服务。
前来看病的王阿姨告诉记者,她喜欢中医调理,尤其在换季的时候,以前总是麻烦儿女请假陪她去北郊的西安市中医医院,现在太方便了,一出小区门就进二〇五所社区卫生服务站,不用挂号排长队,坐在二楼看病的间隙还能喝到护士端来的热乎乎的桂花饮……
大专家坐镇“卫星医院” 群众可在家门口享受同质化服务
“以前看董博主任都得提前很久才能预约到,自从董博主任来我们社区医院坐诊,我都好久没‘进城’啦……”张大妈给记者讲的时候,满脸透露着满足。
西安市政协委员李源也深有感触,她说:“以前不知道基层医疗机构里面居然‘藏’有这么多大专家,一生病就往大医院跑,今天参观完后了解了原来基层医疗机构里很多医生,是我们大医院的专家。”她说,三甲医院的专家“下沉”坐诊,避免了到大医院的不便。她要从自己做起,多向周边的人传递这一好消息。
记者在现场还看到,电子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时挂牌西安市红会医院卫星医院,据介绍,这是2023年5月,社区服务中心与市红会医院探索开展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医联体服务模式。同时该中心也是“全国优质服务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全省首批通过“社区医院”、“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社区卫生中心服务能力“推荐标准”的机构。
社区卫生中心开设“心理门诊” 帮百姓打开“心灵之窗”
在参观完三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作为一名医生的政协委员毛晓辉感慨,“没想到西安市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体的建设、服务能力,以及医联体的建设工作上做的这么扎实。我们也要像这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学习,比如长延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它与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联合建设精神专科联盟,设立了全省首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心理门诊”,这也给我们专科医生一些启发,将结核高危人群的筛查下沉到社区卫生中心,加强紧密型联系,助力结核病的早诊早治。”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以前光知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看一些基础病,今天参观后才知道,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有自己的特色专长…… ”委员们边走边看边议论着。
除此之外,记者还了解到,近年来西安市不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持续改善基层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努力为群众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截至目前,全市18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达到国家服务能力“基本标准”,35所达到“推荐标准”,15所达到“社区医院”标准。建成各类医联体49个,涵盖80所二级医疗机构和140所基层医疗机构。下派二三级医院专家1.6万人次到基层坐诊,远程心电和影像分别覆盖89所和60所卫生院,开展远程医疗服务3万余例。在全国率先开展三级医院带动基层医疗机构发展的“卫星医院”模式探索,设置“卫星医院”19所,卫星医院基层病床使用率达90%以上,有效破解上转容易,下转难的分级诊疗难题。
编辑:齐少恒
相关热词搜索: 原来大专家就在家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