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健康 > 健康资讯 > 正文

非奈利酮成功医保续约 更多糖肾患者将受益

健康资讯 2025-01-03 10:11:25
[摘要]据统计,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约为1.3亿,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占比超过90%。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约40%的2型糖尿病患者会进展为糖尿病相关慢性肾病(DKD)。

  2025年1月1日起,我国正式执行《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4年)》。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相关慢性肾脏病的非奈利酮片成功续约,这将有助于更多患者延缓疾病进展为终末期肾病,实现肾心双获益,同时减轻医疗体系及个人的经济负担。

  据统计,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约为1.3亿,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占比超过90%。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约40%的2型糖尿病患者会进展为糖尿病相关慢性肾病(DKD)。这类患者更容易发展为终末期肾病,且心血管相关并发症和死亡风险较高。

image.png

  图/付荣国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肾脏病院副院长付荣国教授介绍,我国糖尿病发病率持续上升,尤其是2型糖尿病,32.5%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慢性肾脏病(CKD),其中知晓率和筛查率仅为26%和55.3%,且血糖、血脂等综合达标情况不佳。很多患者在确诊时肾单位损失已超过50%,患者已发生实质性的靶器官损伤,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家庭经济造成严重影响。

  糖尿病肾病患者可分为两类:一类表现为尿蛋白逐渐增加,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另一类则无蛋白尿,但肾功能仍在不断恶化。糖尿病肾病的进展速度较快,尤其在老年透析患者中,糖尿病肾病已成为导致肾功能衰竭的首要原因。

  付荣国教授指出,尽管公众对糖尿病的认识逐渐提高,但对糖尿病引起的靶器官损伤(如肾脏、眼底、周围神经等)的重视度仍不足。因此,早期筛查和干预对于减少糖尿病肾病的进展至关重要。通过积极的干预措施,如控制血糖、调整饮食、使用降糖药物等,可以显著降低尿蛋白水平,甚至使尿蛋白暂时消失。

  “糖尿病患者往往只关注血糖控制,而忽视了靶器官损伤的防治。”付荣国教授认为,加强科普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是当务之急。一定要提高患者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重视,定期复查,包括血糖和靶器官损伤的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变。

  在谈到何时应该干预时,付荣国教授说:“目前,DKD的主要诊断依据为持续存在的白蛋白尿(尿白蛋白/肌酐比值 [UACR]>30mg/g)和(或)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降低(eGFR<60ml/min/1.73m2)和(或)肾脏病理检查。T2DM患者发生微量白蛋白尿时,即拉响了肾心事件危险的警报,应即刻启动干预。”

  据了解,目前尚无特别精准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但有多种药物可以起到心肾保护的作用。如ARB/ACEI降压药物、非奈利酮(一种选择性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SGLT2抑制剂药物(如达格列净、恒格列净等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抑制剂)以及GLP-1受体激动剂等。然而,患者对这些药物的了解不足,未来还需要加强药物科普宣教,让更多患者受益。

image.png

  图/付荣国教授团队

  付荣国教授介绍,国内外指南均倡导对DKD患者进行包括生活方式管理和药物治疗在内的综合管理,重视直接肾心保护,新型nsMRA非奈利酮对糖尿病肾病具有明确的降尿蛋白作用,可以延缓肾损害,预防尿毒症的发生,降低肾衰的死亡率。非奈利酮成功续约《2024年药品目录》能够让临床医生尽早为患者制定可及性高、为肾心提供双重保护的治疗方案,从临床价值和成本效益来说,对医生和患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DKD发病率高、并发症多,临床在尊重患者个体化差异的基础上,应加强多学科协作。付荣国教授介绍说:“西安交大二附院建立了糖尿病肾病多学科协作(MDT)团队,通过加强学科间的流转和协作,为患者提供规范化和更精准的治疗方案。医院还设立了糖尿病肾病专病门诊,由经验丰富的专家坐诊。此外,团队还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新模式,为患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治疗选择,推动中医药在糖尿病肾病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编辑:齐少恒

相关热词搜索: 糖尿病

上一篇:喉咙有痰咳不出 试试这几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下一篇:GIP/GLP-1双靶点药物落地西安 造福2型糖尿病患者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