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哪吒之魔童闹海》热映,影片中申公豹没有怀疑哪吒杀了父亲申正道,而我却认为申公豹屠了陈塘关,不禁让人想起《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申公豹的一句话:“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这句话不止是申公豹对自身命运的感概,也引发不少观众了对成见的思考。
本已修炼得道的申公豹却因出身妖族始终无法摆脱“异类”的标签,申公豹渴望被认可,渴望证明自己,却一次次被成见这座大山压的喘不过气来。
成见这座无形的大山,压垮的不只是申公豹,更是每一个被成见所困的我们,成见和哪些心理因素相关呢?
刻板印象:对某个事物或物体形成的一种概括固定的看法,并把这种观点看法推而广之,认为这个事物或者整体都具有该特征,而忽视个体差异。
认知偏差:信息处理、判断与决策过程中,由于心理倾向、经验积累、文化背景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导致在知觉、记忆、推理和判断等认知活动中产生系统性错误。
社会化影响:成长过程中接受的教育、文化背景、家庭环境和社会交往等都会塑造我们的价值观和信念,这些因素会使人们更倾向于接受与自己相似的人和观点。
经验和记忆:人们的经历会影响我们对某些事物的态度和看法。如果我们有过负面经历或受到伤害,可能会对相关的人、事或观点持有成见。
《哪吒》引发思考:面对成见时选择与成见抗争还是顺从,坚持自我还是被环境同化?成见固然可怕,如何面对更是关键。克服成见,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开放心态:保持开放的心态,愿意倾听和接受不同的观点和意见。自我探索并觉察到自我成见,做出合理调整。
扩大信息来源:积极寻找和接触不同的信息来源,包括书籍、新闻、社交媒体以及与不同背景和观点的人交流以获得更全面和客观的信息。
批判性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会质疑和评估信息的可靠性和合理性,更客观地分析和判断问题。
接受多样性:尊重和接受不同的观点和多样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背景和经历,这些会影响他们的观点和看法。通过接触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观点。
通过以上方法逐步克服成见,培养更开放和客观的思维逻辑。
编辑:齐少恒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