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健康 > 健康资讯 > 正文

筑牢院前急救技能考核

健康资讯 西安市第五医院 2025-02-20 10:58:53
[摘要]在现代紧急医疗服务体系(EMS)中,院前急救作为关键的前沿环节,宛如生命的“第一道安全阀”。

  在现代紧急医疗服务体系(EMS)中,院前急救作为关键的前沿环节,宛如生命的“第一道安全阀”。在这一至关重要的领域,持续强化急救技能,尤其是心肺复苏术(CPR)、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核心技能的深度掌握与灵活运用,无疑是稳固院前急救效能的基石。

图片

  业精于勤,急救的肌肉记忆在于千锤百炼、在于不断地打磨技能。2025年2月18日,急诊科院前急救开展每周一次的课内培训,本次培训涵盖转运呼吸机的使用及参数调整(主讲人呼吸内科硕士研究生李敏慧医师)、心肺复苏术、海姆立克急救法。医护学习情绪高涨,讲课结束后纷纷对常见问题进行提问,主讲人一一解答。

图片
图片

  心肺复苏术作为应对心搏骤停这一致命紧急状况的关键干预措施,在院前急救中占据着核心地位。美国心脏协会(AHA)每5年发布一篇心肺复苏指南,而正确及时施救,关乎患者的生存及预后。因此,对院前急救医护人员的心肺复苏技能,首先应严格按照最新指南执行,其次就是进行不定期严格考核,让其成为保障急救质量的关键举措。考核过程严格遵循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标准,从环境评估、患者意识判断,到胸外按压(C)、开放气道(A)、人工呼吸(B)、必要时除颤(D)等环节,均进行细致入微的评估。医护人员需在模拟的复杂场景中迅速做出反应,精准定位按压点,即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交界处),以每分钟100 - 120次的频率、5 - 6厘米的深度进行有力且连贯的胸外按压,确保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同时避免按压中断。在进行人工呼吸时,要严格遵循开放气道、清除口腔异物、捏住患者鼻子、口对口缓慢吹气(每次持续1秒以上,确保胸廓有明显起伏)的操作流程,维持按压与呼吸的正确比例(30:2)。通过这种高强度、高仿真的考核,促使医护人员将心肺复苏技能内化为肌肉记忆,在真实急救场景中能够迅速、准确地实施救援,最大程度提高心搏骤停患者的生存几率。

图片
图片

  海姆立克急救法,作为解除气道异物梗阻(FBAO)的关键技术,在院前急救中同样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气道异物梗阻若不能及时解除,短时间内即可导致患者窒息死亡。在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培训考核中,模拟不同年龄段(成人、儿童、婴儿)和异物梗阻程度的场景,要求医护人员精准判断并实施恰当的操作。

图片
图片

  在实际院前急救过程中,除了自身精湛的急救技能,院前急救医护人员还承担着对现场呼救人(如普通群众、非急救专业人员)进行指导的重要职责。通过简洁、清晰的语言和直观的示范,医护人员能够迅速将关键的急救知识和救命技能传授给现场人员,使其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协助开展急救工作,形成更广泛的救援力量。

  在急救领域,扎实的急救技能是守护生命的利刃,而不定期的培训考核则是磨砺这把利刃的砥石。通过对心肺复苏术、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核心技能的深度培训与严格考核,以及对现场呼救人的有效指导,院前急救医护人员得以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强化应急处置能力,为构筑坚不可摧的院前急救生命线贡献力量。展望未来,随着急救医学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对急救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持续加强急救技能培训与考核,推动急救知识普及,将成为提升院前急救水平、保障公众生命健康的永恒主题。

  西安市第五医院(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是集院前、院内急救为一体化的中西医结合特色科室。依托我院三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骨伤科、心血管科、风湿免疫科)积极开展急诊急救业务。现设有120急救站、急诊分诊、急诊内科、急诊外科、抢救室、隔离留观室、清创缝合室、注射室、中医治疗室、观察室、急诊病区以及抢救监护床单元,拥有电动护理床、胸部挤压式心肺复苏仪、腹部提压式心肺复苏仪、除颤监护仪、床旁心电图机、中央心电监护仪系统、多功能呼吸机、转运呼吸机、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电动洗胃机、POCT仪(床旁快速检验)、高清晰可视气管插管设备、呼气末CO₂监测、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医用恒温仪(升降温一体机)、空气压力波治疗仪、机械排痰机、加温加压输液仪、微量泵、输液泵等先进急救设备。可24小时接诊冠心病、高血压、急性脑血管病、呼吸系统急症、消化系统急症、各类创伤等急危重症患者。目前我院心血管病医院可进行24小时急诊介入手术;外科可开展高血压脑出血、外伤脑出血、头颅胸腹部损伤、各类急腹症等的救治;骨科可开展各类脊柱、四肢及手外伤等创伤的急诊手术;妇产科对各类妇科急症以及急危孕产妇均能高效处理。

编辑:齐少恒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陕西省药监局举行执法装备发放仪式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