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湖区青年路小学的同学们利用课间时间打乒乓球。(记者 郝钟毓 摄)
■记者 王江黎
春季开学后,家长们聊得最多的话题莫过于:课间时间延长以及每天都有的体育课,让孩子们充分“目”浴阳光后能否有效预防近视?2月22日,记者采访了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眼科张乐主任,并使用照度仪进行户外实测,一探究竟。
增加户外活动可有效预防近视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和预防近视是否有关系?答案是肯定的。国家卫健委在《0~6岁儿童眼保健核心知识问答》中特别指出:户外活动接触阳光,能促进眼内多巴胺释放,从而抑制眼轴变长,预防和控制近视过早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有两个关键词——“时间”和“光照强度”。研究显示,照度在1000勒克斯以上才有预防或控制近视的效果,3000勒克斯~5000勒克斯效果更显著。随后,记者跟随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相关工作人员使用照度仪开始户外实测。
测试显示,初春阴天的上午11:00,户外光线不好的情况下,照度仪显示依旧高达9000勒克斯;初春阴天上午11:30回到室内,照明条件很好的情况下,照度仅有500勒克斯。如果此时从室内逐渐走到窗边,照度会一路飙升到2000多勒克斯。这表明,虽然1000勒克斯在室内较难实现,但即使是下雨天,户外达到1000勒克斯也很容易。室内则越靠近窗户,照度越高。
那么如果遇上下雨天,孩子们待在房檐下、开放式走廊算有效户外吗?随后,记者一行前往树荫、房檐下等地测试发现:从室外花园走到屋檐下,照度从9000多勒克斯降低到3000多勒克斯,但都远高于1000勒克斯。实验证明,多多带娃进行有效时间的户外运动,可以预防近视。
“经过45分钟课堂时间,孩子们持续面对黑板、屏幕、书本等高强度用眼场景,睫状肌一直保持在紧绷状态。不妨利用好这15分钟鼓励孩子们走出教室,进行踢毽子、跳皮筋、丢沙包等运动量轻微的体育项目,或者站在户外远眺、做眼保健操等也可以。放松眼部肌肉,对于缓解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所带来的疲劳、预防眼部疾病好处多多。”张乐说。
科学为孩子的眼睛“减负”
聊起孩子近视,不少家长表示有苦说不出:我们从不让娃玩手机,甚至全家都不看电视,可为啥孩子还是近视了?张乐提醒,关于保护眼睛这件事,家长们首先要走出认知误区。
误区一:不看电子产品就不会近视。真正导致近视的是近距离用眼过度。连续用眼、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不恰当的光线等,都可能导致用眼疲劳,最终导致近视。有些家庭虽然让孩子远离了电子产品,但对看书、写字、拼图、弹钢琴等近距离用眼并没有科学管理,长时间下来依旧会导致眼疲劳。
误区二:配眼镜能拖就拖,戴上就摘不下来了。科学配镜不仅不会导致近视度数加深,反而能有效阻止或减缓近视发展。如果已经近视却“硬撑着”,非常容易眼睛疲劳,从而加速近视发展。
误区三:迷信预防近视的产品。张乐明确,与其花钱给孩子购买各种营养品、眼治疗仪,不如学会为孩子的眼睛“减负”,多进行户外活动,改善容易危害儿童视力的各种不良环境因素。
还有不少家长表示,“近视不用担心,成年后做个手术就好了”。殊不知,手术只能矫正近视度数,而近视带来的相关并发症并不能解决。
编辑:韦瑞娜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