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张宏(左)正在实施手术
通讯员 张博洋 文/图
在市中心医院骨科一病区,副主任、副主任医师郭张宏始终步履匆匆,从医二十余载,他始终不忘年少时的誓言:“当医生,就要对得起患者的信任。”
谈起从医初心,不得不提起郭张宏12岁那年。那一年,他因长期咳嗽,在基层医疗机构被诊断为肺结核,连续半年服用各种抗结核药物。后来,家长带他到唐都医院检查,专家认定是由于营养不良、抵抗力差导致的慢性咳嗽,不是肺结核。这段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医生诊疗水平过硬的重要性。他暗下决心,长大以后一定要学医,当个“明白医生”,让病人少走些弯路。
如今,每天7时20分左右,郭张宏就雷打不动地出现在病房。查房、做手术、与患者及家属谈话……他的日程表排得满满当当。“昨晚上夜班,今天还有3台大手术。”他笑着说,他和搭档曾经一个月完成了49台手术,午休时间还“见缝插针”做了一台微创手术。踏入手术室,无影灯下的他就像上了发条一样,不知疲倦。
“对患者要把道理‘揉碎’了讲。”这是郭张宏坚持的沟通之道。遇到焦躁的家属,他总是耐着性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用自己的方法和患者及家属建立信任。“你看,骨折手术就跟搭房子一样,上钢板、打钉子,取不取也要看房子的结构,你们要相信我,我肯定会尽全力。”郭张宏向患者及家属说道。
“事情干不好,我过不了自己心里这道关,这是这么多年只要没特殊情况,我一般不请假的原因。”多年来,郭张宏很少请假,一心扑在工作上。
一家医院了解外科医生水平的,属麻醉手术室的同仁。谈起郭张宏,麻醉手术室医生说得最多的就是:“郭大夫手术做得多,也做得好。”
“积极干、大胆干”是郭张宏的工作风格。在科室主任程福宏带领下,在团队的支持下,他完成了工作中的许多第一:第一台大段同种异体骨+自体髂骨联合外固定架固定术治疗创伤后胫骨骨缺损,第一台肩胛骨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第一台股骨头病灶刮除、同种异体腓骨+自体髂骨植入术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2017年,省级医院先后实施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微创治疗。郭张宏利用周末,多次参加相关培训班。随后,在市中心医院先后实施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突出摘除术,腰椎椎管狭窄内镜下减压、神经松解术,腰椎间盘突出术后复发椎间孔镜下翻修手术,椎间盘突出从椎板间corner区域入路椎间孔镜手术……
“保持对生命的敬畏,尽最大能力为患者减轻痛苦。”在临床一线,郭张宏始终坚守这一点,这是他不断进步的源泉和动力所在。
编辑:齐少恒
相关热词搜索: 郭张宏:用手术刀雕刻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