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健康 > 健康资讯 > 正文

全面防控痛风 守护肾脏健康

健康资讯 西安市第五医院 2025-04-17 17:21:43
[摘要]每年4月20日是世界痛风日,这一全球性健康倡议旨在提升公众对痛风及其并发症的认知,推动科学防治。

  每年4月20日是世界痛风日,这一全球性健康倡议旨在提升公众对痛风及其并发症的认知,推动科学防治。痛风不仅是高尿酸血症引发的关节炎症,更是全身代谢异常的“冰山一角”。痛风性肾病作为其严重并发症之一,常因早期症状隐匿而被忽视,最终可能进展为不可逆的肾功能衰竭。本文从病理机制、饮食管理、药物干预及长期随访等角度,系统阐述痛风防控要点。

图片

  【痛风性肾病】沉默的肾脏“杀手”

  长期高尿酸血症是痛风性肾病的核心诱因。血液中过饱和的尿酸(UA)可形成尿酸盐结晶,沉积于肾小管间质,引发慢性炎症反应和纤维化,称为“尿酸性肾病”;若结晶阻塞肾小管或形成结石,则导致梗阻性肾病。研究显示,约25%-40%的痛风患者合并肾功能损害,其早期表现为夜尿增多、尿比重下降,晚期则出现蛋白尿、水肿及血肌酐升高。若未及时干预,10%-15%的患者可能进展至终末期肾病,需依赖透析或肾移植。因此,痛风患者需定期筛查尿常规、肾功能及肾脏超声,尤其关注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等敏感指标。

  【饮食管理】从源头控制尿酸生成

  饮食干预是防治痛风的基础。患者需严格限制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浓肉汤、海鲜),增加低脂乳制品、新鲜蔬果等碱性食物摄入。需特别关注含果糖饮料及酒精(尤其是啤酒)的摄入,二者均会抑制尿酸排泄。合并肥胖或代谢综合征者,建议通过低热量饮食逐步减重,避免剧烈节食诱发痛风急性发作。

  【精准用药】分层治疗与个体化方案

  痛风的药物治疗需分阶段实施,兼顾急性炎症控制与长期降尿酸:

  1. 急性期:以抗炎镇痛为核心,首选小剂量秋水仙碱或非甾体抗炎药,严重者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2. 缓解期:降尿酸治疗,目标血尿酸<360μmol/L(有痛风石者<300μmol/L)。抑制尿酸生成:非布司他(40mg/d)对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更安全,但需警惕心血管风险。促进尿酸排泄:苯溴马隆(50mg/d)适用于尿酸排泄不良型患者,但禁用于肾结石或eGFR<30ml/min者。

图片

  【长期随访】动态监测与并发症预防

  痛风属于慢性终身性疾病,需建立规范化随访体系:

  1. 监测频率:治疗初期每2-4周检测血尿酸,稳定后每3个月复查;每6个月评估肾功能、尿蛋白及肾脏超声。

  2.患者教育:指导患者记录饮食日记、识别发作诱因,并随身携带应急药物(如秋水仙碱)。治疗依从性差是痛风易复发的主因,需通过医患沟通强化长期管理意识。

  【结语】

  痛风性肾病的防治关键在于早期识别、规范降尿酸及多学科协作。在世界痛风日来临之际,呼吁公众重视高尿酸血症的筛查与管理,践行科学的生活方式,通过系统化干预,多数患者可实现病情稳定,显著改善远期预后。

编辑:齐少恒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西安市第九医院召开2025年度中层干部竞聘演讲大会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