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把每年4月最后一周设为世界免疫周,旨在提高疫苗接种率,守护人体健康。4月25日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的主题为“打疫苗 防疾病 保健康”。
预防接种是防控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近日,陕西省疾控局围绕免费疫苗与自费疫苗的区别、老年群体如何接种疫苗、狂犬病疫苗如何接种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邀请专家进行解答。
预防接种更便捷更安全
我国从1978年开始实施计划免疫,从最早的“四苗防六病”发展到现在十四苗预防十五种传染病。随着扩大免疫规划项目的实施,越来越多的人群尤其是儿童免于传染病带来的死亡或身体残疾。例如,我国1岁至4岁儿童中的乙肝流行率从1992年的9.67%下降到2020年的0.30%。
省疾控中心主管医师李思雯介绍,陕西省通过系统化政策设计与基层实践,逐步构建起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免疫规划体系。冷链管理方面,2018年全省冷链温度监测平台建成,实现疫苗储运全程2℃至8℃温控,覆盖市、县、乡镇三级冷链,并配备应急发电机,解决“最后一公里”断链风险。信息化建设方面,免疫规划信息管理平台打通疫苗电子监管码追溯、接种记录全省联网的“数据动脉”,支持异地接种无缝衔接。在接种环节,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每3年资质复审预防接种单位,接种人员100%持证上岗,通过服务时间要求和周末接种措施,为群众预防接种提供便利。
“大家所说的免费疫苗和自费疫苗,也就是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免疫规划疫苗是指居民按照政府规定接种的疫苗,由政府免费向居民提供。非免疫规划疫苗按照知情、自愿、自费的原则接种,是对免疫规划疫苗的补充,可以使受种者获得更全面的免疫保护,比如水痘、流感疫苗等。”李思雯介绍,划分依据主要考虑所预防疾病的特征、疫苗产能和国家的经济负担等,是一种政策上的划分。在安全性要求上,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没有区别。
接种疫苗在保护人全生命周期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儿童出生后应按照免疫程序接种疫苗,老年群体因为免疫功能下降,对感染疾病的免疫应答能力降低,多数伴有基础性疾病,因此感染后发生重症的风险更高。“保障老年群体健康要做到预防先行,接种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目前,老年群体接种的疫苗主要有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和带状疱疹疫苗等。”李思雯说。
李思雯介绍,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都不能达到100%,但是疫苗预防疾病的效果已得到充分证实,接种后即使发病也会极大降低疾病的严重程度,市民可以通过省疾控局、省卫生健康委及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及认证公众号等官方渠道获取疫苗接种信息。
科学接种狂犬病疫苗
初夏季节,动物伤人事件进入高发期,增加了狂犬病毒的感染风险。
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医师宁少奇介绍,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所致的一种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发病后会出现恐水、畏光、怕风等症状,致死率几乎为100%。感染狂犬病病毒的犬是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其次是猫以及野生动物中的狼、狐狸等。
“目前,狂犬病没有特效的治疗措施,预防是关键。”宁少奇说。陕西省有160余家犬伤门诊。门诊的名单、地址和电话可以通过登录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和微信公众号查询。市民在被狗、猫等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应第一时间前往犬伤门诊进行规范化处置,医生会根据受伤部位、暴露等级和自身免疫状况判断是否需要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
宁少奇介绍,狂犬病疫苗的接种无禁忌。孕妇接种狂犬病疫苗是安全有效的,且不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哺乳期妇女接种狂犬病疫苗后可以继续哺乳,不影响婴儿的正常发育。
编辑:齐少恒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