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西安市莲湖区五一社区智惠家厨社区食堂的厨师王云在客户家中做饭(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杨小玲文/图
民以食为天。对老年人而言,一餐热饭不仅是温饱所需,还关乎其幸福指数。如何解决好老年人的这一基本需求,西安市莲湖区持续探索。从社区食堂的饭菜飘香,到帮厨助餐的精准服务,再到社会力量的协同参与,每一种创新尝试,都在为破解养老助餐难题提供新思路。
助餐合伙人,解决银发族烦心事
在莲湖区土门街道远东东社区,“助餐合伙人”模式正发挥着暖心力量。老人只需在家中下单点餐,小区里的托管机构就会及时接单,由社区志愿者化身“送餐使者”,将一份份热气腾腾的饭菜准时送到老人手中。这一创新模式,以多方协作的方式,为老年人的日常用餐提供解决方案。
4月24日10时许,记者走进远东东社区的一家托管机构。案板上,土豆、芹菜、洋葱已洗净切好,负责人杨海丽将提前腌制好的鸡块倒入油锅。很快,浓郁的香气在厨房弥漫开来。“我们除了给托管的学生做饭,还顺带给老人做些他们爱吃的。今天我们做的是大盘鸡拌面,11点半前,志愿者会将饭送到老人家中。”杨海丽说。
11时20分,“土门东姐”志愿者张倩会准时来到托管机构,提上饭盒,步行三五分钟,去小区独居老人于国庆家送饭。“每天到饭点,我就在门口等着。饭菜香、分量足,价格还实惠,真是感谢你们。”80岁的于国庆老人说。
“社区里有不少独居和失能老人。我们在走访中发现,‘吃饭难’成了他们最大的烦心事。”远东东社区党支部书记陈建科道出“助餐小组”组建的初衷。远东东社区党总支牵头,联动辖区爱心托管机构,并发动“土门东姐”志愿者,三方搭伙成立“助餐合伙人”,让老人们每天都能吃上热乎可口的饭菜。
帮厨助餐,上门服务烹美食
腿脚不便难以出门采购,又希望吃上热乎可口的饭菜怎么办?在莲湖区五一社区,这一困扰老年人的难题有了新的解决方案。如今,老人们只需拨通电话,专业厨师便会带着精心处理好的食材上门,现场烹饪,让热气腾腾的饭菜及时端上餐桌。
4月21日,记者跟随五一社区智惠家厨社区食堂的厨师,走进五一锦苑小区,体验这一便民服务的全过程。
11时30分左右,在五一社区智惠家厨社区食堂,厨师王云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今天的客户点了四菜一汤,我提前把食材洗净切好、调料分装妥当,到了客户家,就能直接开炒。”说话间,王云手下动作不停。待一切准备就绪,他便提着满载食材的餐箱,往客户家走去。
“快进来,快进来!”开门的是70岁的薛爱霞老人。平日里,她要操持一家四口的午餐,得知社区食堂推出帮厨助餐服务后很是惊喜。“给全家人换换口味,我也可以轻松一下。”薛爱霞笑着说。
一进厨房,王云立即烹饪。焯水、翻炒、调味,动作娴熟利落。大约半小时,红烧鸡块、青椒肉丝、西芹豆干、手撕包菜便端上餐桌,再配上西红柿鸡蛋汤,一桌色香味俱全的佳肴便呈现在眼前。
“这手艺就是专业!每天买菜、做饭很烦琐,偶尔通过社区的帮厨助餐服务调剂一下,想吃什么随时能点,既方便又卫生。”薛爱霞说。
据五一社区智惠家厨社区食堂负责人杜明介绍,这项服务依托社区食堂,已覆盖周边7个居民小区。居民最低花费38元,便能享用二荤一素一汤套餐。帮厨助餐服务不仅为腿脚不便的老人提供了便利,还为追求品质生活的居民提供了新的选择。
助老餐厅,老年人就餐更便利
4月22日17时许,莲湖区金辉优步花园小区,陈家寨养老服务站的助老餐厅弥漫着诱人的香气。喷香的葱花饼、菜盒,热气腾腾的肉包子,还有锅中咕嘟作响的杂粮稀饭……丰富多样的晚餐已准备妥当。居民陆续前来,或选择在餐厅惬意用餐,或打包几份小吃回家享用。
75岁的杨俊军老人是这里的常客。“我几乎天天都来这里买点吃的。虽然没有星级大厨坐镇,但做的都是地道可口的家常菜。中午有炒菜、饺子、面条,晚饭能吃到搅团、麦饭、菜盒,味道好,花样还多。餐厅是明厨亮灶,看得见制作过程,吃得特别安心,价格也实惠。”杨俊军说。
助老餐厅的墙上,饭菜价目表一目了然:一荤三素的炒菜、手工饺子、面条定价在10元至13元,煎饼卷菜、麦饭、菜盒等小吃基本在2至3元。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还能享受敬老价。
掌勺的厨师赵淑梅退休后便应聘到这里。她一边熟练地忙碌着手中的活计,一边笑着说:“我做不了什么精致大餐,但家常菜还是拿手的。看到老人们吃得开心,认可我的手艺,我特别有成就感。”
“我们提供的服务远不止供餐这么简单。”陈家寨养老服务站负责人胡志伟介绍,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他们提供送餐上门服务;老人用完餐后若感到疲惫,还能在休息室稍作休息。此外,他们还定期组织合唱班、老年人健康知识讲座等活动,全方位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让老年人不仅吃得好,还过得开心。
编辑:齐少恒
相关热词搜索: 莲湖区有这些好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