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健康 > 健康资讯 > 正文

彰显“西京方案” 多学科联合保“喉”新突破

健康资讯 西京医院 2025-05-15 10:52:04
[摘要]57岁的刘女士是一名合唱团的领唱,4个月前,发现颈部异常肿大,而且声音开始变得沙哑无力,吃饭吞咽十分困难,有时如同刀割一般。

  57岁的刘女士是一名合唱团的领唱,4个月前,发现颈部异常肿大,而且声音开始变得沙哑无力,吃饭吞咽十分困难,有时如同刀割一般。在当地医院就诊后,穿刺报告显示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由于肿块较大,且位置距离咽喉部较近,需要手术切除整个喉部。刘女士无法接受这个结果,攥着丈夫哭声说到:“我还想给孙女唱生日歌,还想在合唱团唱完最后一首《茉莉花》……”

  经多方打听后得知,西京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开展过类似甲状腺肿瘤保喉治疗手术,刘女士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来寻求帮助。

image.png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石力副教授接诊后,查阅影像学检查发现,患者右侧甲状腺肿物约7.4×4.1×3.5cm,与右侧甲状软骨、气管、食管紧密粘连,向下突入前纵隔,侵犯至环状软骨和气管内致其狭窄。喉镜提示右侧声带固定,声门下1.0cm处,外压性狭窄,气管镜下行声门下黏膜活检进一步提示甲状腺乳头状癌。更棘手的是,肿瘤与颈部无名动脉、颈总动脉及颈内静脉等重要血管“纠缠不清”,手术风险极高。

image.png

  “传统治疗方案需要全喉切除结合低位气管切开,将永久失去发声能力,考虑到患者及家属保喉意愿强烈,如何在根治肿瘤同时,重建受损气管并保留喉功能?对我们来讲是巨大的挑战。”石力副教授在病情讨论时讲到。

  面对这一复杂病例,医院启动多学科诊疗(MDT)机制。西京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烧伤外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联合唐都医院胸外科等,组建多学科专家诊疗团队。经过多次集中讨论,最终决定采用“分期手术”方式治疗。

  一期手术由烧伤外科郑朝副教授团队创新采用右股阔筋膜瓣植皮预构游离移植技术,为气管重建储备带血供的"自体修复材料";二期手术由耳鼻喉头颈外科查定军主任指导,石力副教授团队彻底切除肿瘤及受累部分喉及气管,并联合唐都医院胸外科赵晋波副教授团队,应用 3D 打印可控降解气管外支架 + 自体阔筋膜瓣植皮预构游离皮瓣移植气管修复,实施肿瘤切除与气管重建。

image.png

  手术当日,专家团队按照术前制定详细预案“兵分三路”开始实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负责甲状腺及肿瘤全切及受累喉气管切除,术中切除肿瘤侵犯的部分环状软骨和8个气管环(总长度6cm);烧伤外科移植预制自体阔筋膜瓣植皮预构游离皮瓣,修复气管黏膜;唐都医院胸外科携3D可控降解气管外支架,为重建气管提供支撑。

  “颈段气管重建的难点在于既要保证气道通畅,又要防止塌陷和狭窄,传统材料难以适配个体化解剖结构,而3D打印技术可以精准‘复刻’患者气管形态。”石力副教授介绍到。基于术前CT数据,定制与患者气管曲度、直径完全匹配的生物可降解支架,其多孔结构还能促进自体组织长入,实现自体+生物材料整合。

  这场“声音保卫战”持续十余小时,切除肿瘤及大约6厘米长的颈段气管,完成皮瓣+支架复合体植入。术后刘女士转入重症监护室,3周后在麻醉科曾毅副教授团队和心脏外科翟蒙恩副教授ECMO团队保障下,顺利拔除气管插管。术后复查提示,移植黏膜瓣成活良好,重建气道通畅无狭窄,自主呼吸平稳。术后一个月,刘女士可以自主进食、流畅交流,并开始为合唱团《茉莉花》节目演出进行恢复性声音训练……

image.png

  此次手术的成功为晚期甲状腺癌侵犯气管患者提供全新治疗范式,3D打印气管支架临床应用,也为类似复杂病例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填补了长段颈段喉气管重建技术空白。石力副教授表示:“未来,希望这项技术可以拓展至更多复杂颈段气管重建病例,让更多患者受益”。经科技查新,此项技术未见相关报道。

image.png

  此次多学科协作,通过3D打印可控降解气管外支架联合自体阔筋膜瓣植皮预构游离皮瓣技术创新结合,彰显了在疑难重症领域的多学科强大力量和领先技术,为甲状腺癌导致喉气管缺损治疗贡献“中国方案”。

编辑:齐少恒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陕西省中医医院召开5.12国际护士节表彰会 下一篇:西安一女子在海涛口腔正畸四年多被拔掉8颗牙 脸“垮”了靠服药抵抗重度抑郁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