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梗概:
每年的5月21日是世界脊柱健康日,今年的主题是守护中轴脊柱。在“世界脊柱日”来临之际,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这一“沉默的杀手”再次引发关注。每3秒全球就有一例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脊柱损伤尤为高发且易被忽视。如何科学预防?治疗技术有何突破?本期我们特别邀请到陕西省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刘时璋,来为大家进行解答。
专访内容:
1. 什么是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它与普通骨折有何不同?
2. 为什么老年人更容易因骨质疏松引发骨折?主要风险因素有哪些?
3. 骨质疏松性骨折最常发生在脊柱的哪些部位?可能引发哪些严重后果?
4.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典型症状是什么?如何与普通腰背痛区分?
5. 如何诊断骨质疏松性骨折?需要做哪些检查(如骨密度检测、影像学检查)?
6. 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有哪些方法?保守治疗和手术如何选择?
7. 椎体成形术(如骨水泥手术)适合哪些患者?有哪些优缺点?
8. 如何通过饮食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推荐哪些高钙、高维生素D的食物?
9. 哪些运动能帮助老年人增强骨骼强度并降低骨折风险?应避免哪些危险动作?
10. 长期服用钙片和维生素D补充剂需要注意什么?过量是否有危害?
11. 老年人跌倒后怀疑脊柱骨折,应该如何正确急救?哪些动作需绝对避免?
12. 骨质疏松性骨折康复期如何进行功能锻炼?物理治疗能起到什么作用?
13. 长期卧床的老年骨折患者可能面临哪些并发症(如肺炎、血栓)?如何预防?
14. 哪些药物可以治疗骨质疏松?双膦酸盐、地舒单抗等药物如何使用?
15. 如何通过改善居家环境(如防滑、照明)降低老年人骨折风险?
编辑:张嘉琪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