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第四届国医大师、西安市中医医院杨震教授,携六十余载临床与学术积淀,走进“辽宁中医药大学百会大讲堂”,并出席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与辽宁中医药大学主办的“大医今承,誉满杏林”学术传承拜师仪式。
此次活动汇聚国医大师丁樱、全国名中医米烈汉、连方等名医大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陈俊峰,辽宁中医药大学校长杨鸫祥,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长肖景东、党委书记吕静、副院长刘宁等领导及全国第五批优秀中医人才、辽宁中医药大学师生100余人,共襄中医传承盛举。
学府讲堂:气机理论活化教学实践
值此毕业季,杨震教授突破传统专业讲座模式,以学府课堂为创新阵地,将中医哲学理论与教学场景深度融合。讲座中,他立足“气一元论”哲学渊源,系统阐释“气为宇宙本原、生命基石”的核心内涵,结合临床典型案例,生动解析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与人体生理病理的关联,及在辨证论治中的引领价值。
针对“气一元论指导现代临床创新”等青年学子关切的问题,杨震教授以深入浅出的语言讲授深奥理论,现场互动热烈,将国医大师学术思想转化为可感知、可践行的教学范本。
拜师传承:学府阵地筑牢学术根基
同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承办的学术传承拜师仪式庄重举行。师承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传承活动的宗旨是“立足传承,谋求发展,严选名师,精育高徒。”
经严格遴选与学会备案,杨震国医大师新增的五位传承弟子,在古朴典雅的礼仪中完成敬茶、递帖、鞠躬等传统仪式。杨震教授赠予弟子其著作时,以“勤求古训、学为圣人”为师训强调:“中医传承不仅是医术的延续,更是医德与文化的传递。希望弟子们以经典为基,以临床为本,将中医精髓发扬光大。”
随后,中华中医药学会师承继教部周艳杰主任现场解读《学术传承管理办法与出师要求》,从政策依据到考核标准层层细化,为中医传承体系规范化建设提供政策指引。她指出,本次拜师活动,是弟子们向导师求学问道的开始,也是德业俱进的新起点,希望为提升临床疗效和中医药事业再谱新篇。
守正创新:中医传承赓续鲜活血脉
此次学术之旅,杨震教授以“倾囊相授”的赤诚之心,将其学术体系与院校教育深度融合。当杏林新苗在“无保留传承”的沃土中成长,杨震国医大师的“相火气机学说”不仅将在临床实践中持续精进,更将通过“经验共享-人才共育-创新共研”的模式,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理念,让岐黄智慧在代际传递中焕发永恒生命力。
编辑:齐少恒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2025年康师傅西安顶益举办工厂安全及食品安全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