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32岁的张女士在长安公园夜间散步后,次日清晨发现左臂出现条状红斑,伴有灼痛感。起初她以为是普通蚊虫叮咬,未予重视。但两天后,红斑处出现密集水疱,部分皮肤开始溃烂。来西安工会医院就诊后,经皮肤科副主任医师王峰娟诊断,张女士患上了典型的隐翅虫皮炎。
什么是隐翅虫皮炎
隐翅虫是一种0.5—1厘米长的黑红色甲虫,常出没于潮湿草丛、绿化带及路灯附近。其体内含有强酸性毒液(pH值1—2),当虫体被拍打碾压时,毒液会直接接触皮肤引发炎症。
王峰娟副主任医师强调,隐翅虫皮炎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夏秋季节尤为高发,且多发于头面、颈、胸背及四肢等外露部位,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典型症状三阶段:①接触期(1—2小时):接触部位出现点状红斑,伴灼烧感;②炎症期(12—24小时):红斑扩展为条索状或片状水肿,出现密集水疱;③恢复期(7—10天):水疱干涸结痂,可能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
科学预防三大法则
1.环境管理:①夜间关闭纱窗,安装蚊帐;②定期清理室内外积水,减少潮湿环境;③户外活动时避免坐卧草坪,远离路灯聚集区。
2.行为规范:①发现隐翅虫停落皮肤时,应吹气驱赶而非拍打;②夜间散步携带扇子或电蚊拍辅助驱虫。
3.及时处理:①接触后立即用碱性肥皂水(pH>7)冲洗;②避免使用酒精、花露水等刺激性液体。
被隐翅虫接触后该怎么办?
王峰娟副主任医师强调“三不要一要”原则:①不要拍打挤压虫体;②不要抓挠患处;③不要自行挑破水疱;④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后就医。
对于已发生隐翅虫皮炎的患者,王峰娟副主任医师建议应及时就医,皮肤科将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在这个隐翅虫活跃的季节里,西安工会医院皮肤科全体医护人员将以专业的技术和贴心的服务,为广大市民筑起一道坚实的皮肤健康防线。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守护夏日的美丽与健康。
编辑:齐少恒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西安工会医院科普释疑:治疗带状疱疹黄金72小时别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