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洛市山阳县,6岁女孩小雨曾总是趴在画纸上,用稚嫩的笔触勾勒世界。这个漂亮可爱的女孩眼中,世界却渐渐被一层白雾笼罩——两年前,家长发现她右眼畏光、视物外斜,当地医院以“年龄过小”为由未予治疗。直到近期,孩子瞳孔区完全发白,眼疾已严重影响生活,经人介绍,一家人辗转来到西北大学附属爱尔古城眼科医院就诊。
精准诊疗,手术点亮希望之光
在门诊接诊的殷巧艳医生经过细致检查,诊断小雨为“右眼先天性白内障、右眼知觉性外斜视、右眼眼球震颤”。后经系列检查和专家会诊后,李立刚主任与殷巧艳医生联手为小雨实施了“右眼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后囊切开前部玻璃体切除术”。
术后第二天,李主任复查时,小雨右眼视力提升到了0.5。当孩子清晰地看到眼前的画笔和家人的笑脸时,整个病房都洋溢着喜悦。“感谢医生让娃重见光明,她又能好好画画了!”家长激动地说,曾经被阴霾笼罩的家庭,终于迎来了曙光。
健康科普:认识先天性白内障
先天性白内障也是儿童致盲性眼病,却常因认知不足被延误治疗,从而使患儿陷入视觉困境。
先天性白内障指出生前后即存在或出生后一年内逐渐形成的晶状体混浊,其成因多样,包括遗传因素(约占1/3)、孕期感染(如风疹、水痘等)、代谢异常、孕期接触有害物质等。患儿常表现为瞳孔区发白、视力低下、斜视、眼球震颤、畏光等,就像小雨出现的症状,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导致弱视、失明,严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年龄过小无法治疗”是常见误区。先天性白内障的治疗关键在“早”,一旦发现,需尽早通过手术去除混浊晶状体,2岁以上的患儿可行一期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还需进行弱视训练等康复治疗,以最大程度恢复视力。小雨的案例正是印证了及时手术的重要性——从“光感”到0.5的跨越,不仅是视力的提升,更是为孩子的未来打开了一扇窗。
如今,小雨已能重新拿起画笔,在纸上描绘心中的五彩世界。此次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案例在提醒我们:多关注儿童眼健康,需要早发现、早干预,而医学技术的进步与医者的仁心,正在为更多孩子撑起一片光明的天空。愿每个孩子都能清晰看见世界,用明亮的眼睛追逐心中的梦想。
编辑:齐少恒
相关热词搜索: 白内障
上一篇:陕西“医保影像云索引共享”功能上线 实现影像数据互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