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由中国—蒙古生物高分子应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内蒙古中哈骆驼研究院主办的“丝路珍源—特殊纳米抗体(双峰驼/软骨鱼/羊驼)联合开发与应用国际研讨会”在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召开。国内驼乳品牌——华夏丝路受邀出席本次会议,与全球科研机构、行业专家共同探讨特殊纳米抗体技术在生物医药及特色产业中的创新应用,深度参与驼乳产业前沿科技交流,为健康产业升级贡献品牌实践经验。
对话行业专家:锚定骆驼遗传资源的产业转化方向
会议首日,华夏丝路代表受邀参观中国骆驼博物馆,并与国内驼奶专家围绕阿拉善骆驼的独特价值展开深度对话。交流中,专家明确指出:阿拉善双峰驼在极端环境中进化出的免疫系统,使其乳汁富含分子量小、稳定性强的单域抗体(纳米抗体),这为生物医药与功能性食品研发提供了核心资源。内蒙古农业大学吉日木图教授进一步介绍,团队正构建包含2万种人类蛋白的骆驼纳米抗体库,未来可应用于传染病、肿瘤等领域药物研发,“这是骆驼产业从食品转向医学应用的重要突破”。
对此,华夏丝路研发负责人表示:“作为深耕驼乳领域的企业,我们始终以骆驼遗传资源的科研转化为核心目标。此次与专家深入交流后,更坚定了品牌从‘传统驼乳加工’向‘精准健康产品研发’的转型方向。未来,华夏丝路将加大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力度,持续挖掘驼乳在健康领域的应用潜力。”
华夏丝路代表团与吉日木图教授、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教授Yann Sterckx 合影 图片来源:华夏丝路
探访生态牧场:筑牢科研与产业融合的源头根基
研讨会期间,华夏丝路代表走访阿拉善右旗生态牧场,实地考察骆驼养殖与原料乳质控体系,聚焦 “产业创新源头建设”。据了解,该牧场采用 “半野生散养” 模式,骆驼自由采食沙葱、梭梭等天然植物,能最大程度保留乳汁中的天然活性成分 —— 这与华夏丝路对原料乳的高品质要求高度契合。
“牧场是产业创新的源头。”华夏丝路代表在交流中谈到,企业将借鉴此次考察的经验,升级自身牧场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建立“骆驼个体健康档案”,从源头把控原料乳的生物活性,为功能性产品研发奠定基础。
华夏丝路代表团与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教授Yann Sterckx 参观牧场 图片来源:华夏丝路
共筑产业生态:以品牌之力连接全球健康资源
本次研讨会汇聚比利时顶尖高校专家及国内多所科研机构知名学者,现场启动“丝路单域抗体产业创新联盟”并签署合作协议,搭建起跨国技术合作平台。华夏丝路代表与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教授Yann Sterckx等国际专家及国内科研团队,围绕“驼乳活性成分标准化”“跨国技术转化”等议题展开深度研讨,共同推动国际联合实验室与AI抗体设计平台的落地建设。
丝路单域抗体产业创新联盟启动仪式 图片来源:华夏丝路
聚焦会议核心:纳米抗体技术引领驼乳产业升级
在研讨会主论坛上,“我国特色骆驼单域抗体库遗传资源用于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诊治研究”项目正式被授予“2025年度自治区科技创新重大示范专项”。项目组专家介绍,骆驼单域抗体在呼吸道疾病诊断和治疗中表现出巨大潜力,动物实验显示其对常见呼吸道病毒抑制率达92%,相关技术未来可广泛应用于健康食品、生物医药等领域。
此次参会,既彰显了华夏丝路的科研实力,也为品牌搭建了国际合作桥梁。未来,华夏丝路计划持续联合国内外顶尖科研力量,进一步深化驼乳特殊纳米抗体的联合开发,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推动更多高附加值驼乳产品进入市场,助力丝路驼乳产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齐少恒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