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雅婷)2025年8月28日,一场围绕高龄人群健康照护的调研活动在陕西普康和兴医养产业集团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护理学院、西安市灞桥区相关部门、西安交通大学以及西安市人民医院等多单位的专家、领导参与,共同为构建中国高龄人群健康照护体系与智能健康管理出谋划策。
据了解,灞桥区作为西安的重要区域,老年人口众多,高龄老人的健康照护需求日益凸显。近年来,灞桥区在养老服务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陕西普康和兴医养产业集团在当地的医养结合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果,为此次调研提供了丰富的现实案例。此次活动也是“构建中国高龄人群健康照护体系与智能健康管理的战略研究”项目的一部分。
参会嘉宾参观了普康和兴医养产业集团相关产业后,进入交流座谈环节。
普康和兴医养产业集团董事长李兴介绍了集团深耕医养领域,在高龄照护上积累了诸如 “机构 - 社区 - 家庭” 联动服务经验,但也面临专业人才短缺、智能设备适配性不足等难题,呼吁各方协同破局,让医养服务更贴合高龄群体需求。
北京大学护理学院王志稳教授介绍调研目的,强调要聚焦高龄人群健康照护 “痛点”,从模式创新、人才培养、资源协同等维度,挖掘可推广的 “中国方案”,期望通过调研,为政策制定、行业发展提供扎实依据,让高龄照护既 “有温度” 又 “有智慧”。
西安市灞桥区民政局樊辉局长表示,民政局正推进养老服务 “补短板、强弱项”,比如优化社区养老设施布局。并提到,要打通 “政策 - 服务 - 需求” 衔接堵点,让医养资源精准下沉,像推动养老补贴与机构服务、家庭照护衔接,助力构建更紧密的高龄照护网络 。
西安市灞桥区卫生健康局白莉局长表示,政府持续关注高龄照护,在政策扶持、资源统筹上发力,像推动医养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融合。同时她提到,要借此次调研,完善 “政府 - 企业 - 社会” 协同机制,让高龄老人在家门口享优质服务,助力灞桥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
西安市灞桥区十里铺街道办事处主任李娜谈到,街道是服务高龄老人的 “最后一公里”,目前在社区养老站点运营、上门服务对接中,存在资源整合难、居民需求反馈不及时等问题。她希望借调研契机,联动各方优化 “街道 - 社区 - 机构” 协同服务,让政策、资源精准落地。
在交流中,各方围绕活动调研提纲展开热烈讨论。对于我国高龄人群健康照护模式、服务内容、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专家们指出目前在资源分配、服务专业性等方面还有待提升,需要出台更多针对性政策。在老年康养人才培养与激励方面,大家认为应提高护理人员待遇,完善职业发展路径,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养老事业。此外,针对高龄老人家庭、社区、机构照护资源协同的困境,提出要加强信息共享与合作机制建设。
而在智慧化设施设备推广应用上,则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让老年人更好地接受和使用。 此次调研活动为各方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平台,大家通过分享经验和见解,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未来,相关成果有望为西安乃至全国高龄人群健康照护体系的完善提供有益参考,推动我国养老事业朝着更加科学、智能、高效的方向发展,让高龄老人享受到更优质的健康照护服务。
编辑:韦瑞娜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