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后,若观察到孩子出现不愿上学的状态,拉米心理咨询师温馨提醒您:此时我们切不可仅聚焦于孩子的行为表现,而应深入探寻行为背后的根源。孩子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厌学”情绪与“拒学”行为才是需要我们关注的焦点!我们需要和孩子共同应对这些挑战,让他们在成长路上感受到支持与力量。
“厌学”和“拒学”有区别
虽然“厌学”和“拒学”常常一起出现,但这两者在原因和表现上有着显著的区别。下面,拉米心理咨询师带大家来探讨一些常见的原因,看是否和你家孩子的情况吻合:
厌学:学习的意义迷失
1.学习变成“交换条件”
父母常说:考差了我就不给你笑脸,要是考好了,随便你怎么要求!
解析:孩子不再为自己学习,而是为了取悦父母。他们失去了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往往变得只是被动地改变自己,去适应父母的期望。
2.“应当性”把学习变成任务
父母语录:学习是每个孩子的责任,其他孩子都在学,怎么能不学?
解析:父母的强硬要求和对学习的过度压力让孩子感到学习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没有了主动性的驱动,往往变得不再喜欢学习。
3.外部奖励让学习失去内在意义
父母语录:考得好就奖励你,考不好就取消奖励!
解析:虽然奖励有时能激励孩子,但过度依赖外部奖励会削弱孩子内在的学习动力,甚至让孩子认为学习只是为了奖励,而非个人成长。
4.迷茫的引导,让孩子失去方向
父母语录:你这么小,想那么多干嘛?学习就行了!
解析:青春期孩子正处于思考自我和人生意义的阶段。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引导,他们容易迷失方向,产生厌学情绪。
拒学:外部因素让孩子对学校产生抗拒
1.分离焦虑:离不开父母
孩子虽然不排斥学习,但过度依赖父母、害怕离开家,导致了拒学现象的发生。
2.校园遭遇痛苦体验
学校中如果有校园欺凌或其他负面经历,孩子可能会对上学产生恐惧和不安,进一步发展为拒学。
3.失败的恐惧让孩子觉得无路可走
一些孩子过于害怕失败,一旦成绩不理想,他们就会感到自己“完了”,这会加剧拒学情绪。
4.性格问题:无法适应校园生活
对于内向、敏感或社交困难的孩子,学校环境可能让他们感到巨大的压力。面对这种压力时,他们往往选择逃避和回避,从而产生拒学的情绪。
“厌学”和“拒学”的成因非常复杂,通常源于孩子长期积累的负面情绪和未被关注的心理需求。
拉米心理咨询师提醒您:新学期的开始,孩子感到焦虑和畏难是正常的,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如果孩子的开学焦虑无法自行缓解,及时寻求专业帮助非常重要。通过心理咨询、心身科医生的帮助,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调整心态,重拾对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编辑:张芬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陕西省2025年“全国药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在商洛市丹凤县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