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健康 > 健康资讯 > 正文

院士天团齐聚西安 共筑“一带一路国际细胞谷”

健康资讯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 2025-09-17 14:26:48
[摘要]9月13日上午,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承办的《细胞与基因治疗多学科协同临床转化及产业发展大会暨2025年生物制药技术分会年会》开幕。

  9月13日上午,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制药技术分会、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基因与细胞治疗分会、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纳米生物技术分会、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单克隆抗体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承办的《细胞与基因治疗多学科协同临床转化及产业发展大会暨2025年生物制药技术分会年会》开幕。

  学界业界齐聚一堂,破解临床转化与产业落地核心瓶颈。本次大会以“交叉·融合·创新·贯通”为主题,聚焦智能制造工艺升级、多学科临床方案优化及产业生态共建,旨在构建“研发-生产-临床-支付”全链条协同体系。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校堃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魏于全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志南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松灵教授,陕西省科协党组书记李豫琦,西安市委副书记李婧,西安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马鲜萍,西安市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樊军荣,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秘书长赵北海、副理事长王晓杰,西安国际医学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史今,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总院长贺西京等出席大会。

  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医疗机构临床研究负责人、生物制药企业研发/生产负责人、高校及科研院所研究人员、产业园区及投资机构代表等参会,与会者围绕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的热点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开幕盛会:聚焦生物医药前沿,共话产业发展新机遇

  上午9时,大会正式拉开帷幕。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赵北海秘书长主持开幕式。

  在峰会现场,多位领导与专家代表登台致辞,围绕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区域优势及未来方向展开阐述,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

  承办方国际医学董事长史今介绍,作为陕西唯一国家干细胞临床备案机构,正推动前沿技术先行先试,助力建设“一带一路国际细胞谷”。

  陕西省科协李豫琦书记表示,省科协将充分发挥平台纽带作用,促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为产业发展搭建桥梁。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理事长李校堃希望以本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推动陕西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使西安成为 “一带一路” 节点城市中生物医药领域的发展标杆。

  学术盛宴:院士领衔 共绘生物医药新蓝图

  四位院士带来精彩的主旨报告,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场思想盛宴。作为我国著名肿瘤治疗与免疫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魏于全教授带来了先进治疗药品(ATMPs)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深入解读免疫治疗、肿瘤疫苗、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等方向的突破成果,展现我国在临床转化、成本控制、原创研发等方面的显著优势,为行业发展提供关键参考。

  生物医药4.0 时代是基于AI强大的数据处理模式识别、预测和生成能力,颠覆了传统的研发生产和诊疗模式,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精准和个性化医疗,是未来医学的必然方向。中国工程院院士、空军军医大学陈志南教授以《AI催生生物医药4.0时代》为题,围绕“AI的前生今世、AI生物制造、免疫细胞治疗2.0时代、一流学科‘重大疾病与微环境稳态’突破方向”四大版块,系统阐述人工智能与生物医药深度融合的前沿趋势,揭示我国在AI驱动药物研发、免疫细胞治疗等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王松灵教授分享了《间充质干细胞临床转化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中国干细胞临床转化应用成果显著,部分技术达引领水平,牙源性干细胞、慢性牙周炎治疗等成果凸显临床价值,博鳌先行先试政策更打破产业发展关键瓶颈。未来在再生医学、慢性病治疗等领域有望实现更多突破,为全球干细胞转化提供“中国方案”。

  中国工程院院士、温州医科大学李校堃教授则详细介绍了《细胞生长因子药物理论创新与临床转化研究》的突破性成果,深度解析该类药物从理论突破到技术落地、再到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完整路径,揭示其在基础研究、临床应用及产业规模上的显著成果,为后续药物研发、临床应用及产业扩张提供了重要参考。

  多会场并行:全方位攻坚产业难题

  细胞与基因治疗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方向,我国在该领域已实现跨越式发展,当前正处于从技术突破迈向临床普及的关键阶段。

  本次大会设立了六大分会场,覆盖基因/细胞治疗临床转化、抗体药物创新与临床实践、再生医学创新与临床实践、政策引领与产业转化、智能制造赋能产业转化以及青年学者创新力量等领域。

  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郑州大学附一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浙江大学、温州医科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沈阳药科大学、苏州大学、东南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军事医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院所机构的50余名讲者分享各自领域的前沿动态。

  截至2025年8月底,西北五省在国家两委已备案的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共3项,西安国际医学干细胞临床管理机构独占2项,在西北地区处于引领地位,取得了丰硕的临床成果和转化。其中,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贺西京总院长主导的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柱脊髓损伤项目,更获得国家重点专项支持。

  “过去,高位截瘫患者术后恢复停滞便束手无策,现在干细胞治疗提供了新希望。”在本次大会上,贺西京教授分享间充质干细胞脊髓内精准移植治疗脊髓损伤临床研究的最新进展,干细胞治疗并非局限于脊髓损伤,目前已在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病、糖尿病、肺纤维化、卵巢功能恢复等多领域开展临床研究。随着理论研究深化与临床数据积累,干细胞在胰岛修复、眼科疾病、神经再生等领域有望实现更多突破。但贺西京教授也强调,需在规范监管下推动技术落地:“利用我国庞大的患者人群与市场优势,积累更多真实数据,才能推动产业化走到世界前列,抓住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发展机遇。”

  展望未来:打通从实验室到病床的转化之路

  随着更多创新力量的加入,细胞与基因治疗不再是遥远的未来科技,而是正在发生的医学革命。源于人们对医疗健康需求的日趋多样和国家政策利好的持续释放,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正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成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革命性力量。

  9月的西安,已成为全球生物医药界的“思想市场”——学术与产业碰撞,科研与临床交融,政策与创新对话。本次大会将为行业带来新的突破与机遇,推动中国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迈向新的高度。

编辑:齐少恒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关于预制菜 必须厘清的几个问题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