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入深秋,秋雨淅沥气温持续走低,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 更是中老年人的“健康威胁”。为什么这个季节慢阻肺容易急性加重?如何预防?且听专家一一道来。
易与“老慢支”混淆,受凉后加重
长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王建华主任介绍,慢阻肺是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早期症状多为“晨起咳嗽、痰多”,容易被误认为是“老慢支”而忽视,到了秋冬季节,随着冷空气的刺激,更容易诱发慢阻肺急性加重。
陈大爷一到冬天就咳嗽、咳痰,一直自认为是“老慢支”。但今年入秋后,他的“老慢支”比往年来得更早、更重,不仅咳嗽不断,还逐渐出现气短、气喘,走路多了就要停下休息,甚至夜间无法平卧入睡,最终在子女的坚持下来院就诊。王建华主任经过详细问诊和检查,最终确诊陈大爷为中度慢阻肺。
张大爷确诊慢阻肺已有5年。他平常有晨练的习惯,前几天在锻炼途中下起了小雨,仍坚持完成了锻炼计划。随后几天出现气促加重,咳大量白色泡沫痰的症状。来到长安医院慢阻肺专病门诊就诊,经检查血氧饱和度偏低,双肺可闻及大量哮鸣音,被诊断为“慢阻肺急性加重”,住院治疗一周后病情逐渐稳定。
重则引起呼吸衰竭,早诊早治是关键
长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王建华主任介绍,慢阻肺的特征性症状是慢性和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或喘息、咳嗽和咳痰,其中呼吸困难是它的标志性症状。如不进行规范治疗,随着病情进展,患者的肺功能会进一步下降,逐渐出现活动后气短,甚至日常穿衣、走路都感到呼吸困难,并增加心血管合并症的发生风险,更严重者会出现呼吸衰竭、并发肺部感染等情况。
为了给慢阻肺患者提供规范、专业、长效的治疗与管理,长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特开设慢阻肺专病门诊,由经验丰富的呼吸专科医师团队坐诊,为慢阻肺患者提供专业病情评估、个性化治疗方案制定、吸入技术一对一指导、呼吸功能康复训练、长期跟踪管理等全方位服务。同时开设急性加重快速通道,确保病情突变的患者能够得到快速及时有效的救治。如果出现咳嗽较平时明显加重、痰量增多或痰色变黄变稠、气促较平时明显加重、发热等症状,可能提示慢阻肺急性加重,建议及时就医评估,及早进行肺功能检查,早诊断、早治疗。
六类人群易患,入秋后做好防护
如果您属于以下人群,建议定期到医院进行肺功能检查:(1)长期吸烟或有吸烟史的人群;(2)年龄超过40岁,且反复出现咳嗽、咳痰、气短的人群;(3)经常接触粉尘、油烟、化工气体的人群;(4)有慢阻肺、慢性支气管炎家族史的人群。
长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王建华主任特别提醒:慢阻肺患者、老慢支患者、肺气肿患者,日常要避免受凉,气温较低时减少户外活动、外出佩戴口罩,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吸烟者务必戒烟。已确诊慢阻肺的患者遵医嘱规律使用吸入药物,不可自行停药或减量,日常要坚持呼吸功能锻炼,定期到呼吸专科门诊复诊。
编辑:齐少恒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拉米心理赋能旬阳二中师生心理健康共筑心灵防线 下一篇:聚焦养老托育,如何激活“一老一小”消费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