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网讯(记者 袁毛毛)9月27日,由中国康复医学会循证康复医学工作委员会与陕西省残疾人康复服务协会联合主办的“2025中国康复医学会循证康复医学工作委员会学术年会暨陕西省残疾人康复服务协会第三届康复科学学术大会”在西安拉开帷幕。

大会以“循证引领・数智赋能・构建全周期康复科技助残创新生态”为主题,围绕康复医学各个领域难点和热点问题,邀请了康复医学界知名专家开展专题讲座,为康复同仁搭建了共探新知、共享经验、共话发展的学术交流平台。

陕西省残疾人联合会党组成员、副理事长姬涛,中国康复医学会副会长燕铁斌,兰州大学循证医学中心主任杨克虎,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原主任李建军,陕西省残疾人康复服务协会会长、陕西省康复医院党委书记石秀娥,以及来自省内外的康复学者、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及医院管理者、省残疾人康复服务协会个人会员和单位会员,共约500人出席开幕式。

陕西省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姬涛系统回顾“十四五”期间陕西省残疾人康复事业三大突破:服务覆盖全面突破、体系构建成效显著、科技赋能创新实践。同时提出未来五年三大方向:服务能级提升(推进“科技助残”工程)、体系优化升级(构建四级康复网络)、政策创新突破(深化“一件事”改革)。同时强调以“实、快、深”为准则,推动循证医学深度应用、科研成果快速转化、服务网络深度赋能。

中国康复医学会副会长燕铁斌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大会主题精准契合国家战略部署,标志着中国康复医学循证化、数字化、智能化进程迈出新步伐。年会内容设置亮点纷呈,真正实现了“理论—方法—技术—应用”全链条贯通,必将催生高质量循证证据,推广适宜技术,让更多残疾人受益。”

中国康复医学会循证康复医学工作委员会主委杨克虎在致辞中强调,康复医学正经历从经验驱动向科学循证、从单一治疗向全周期管理的深刻变革。本次大会立体化学术架构设计,旨在实现从知识传递到能力提升、从个体治疗到体系构建的跨越,让循证实践成为康复技术的“压舱石”,数字技术成为服务普惠的“助推器”。

陕西省残疾人康复服务协会会长、陕西省康复医院党委书记石秀娥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大会汇聚国内康复医学精英,聚焦循证实践、数字技术与全生命周期康复,将为西北地区康复服务体系升级注入新动能。协会将以此为契机,推动循证医学与数字技术双轮驱动,实现陕西康复事业弯道超车。期待专家们将最先进理念、最成熟技术留在陕西,共同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顶级学术阵容共话创新路径

大会设置1个主旨学术研讨会、1期循证医学工具应用培训班、3个专题学术研讨会、1个儿童康复感觉统合工作坊及7期专项技术培训班,形成“主旨引领+专题深化+实践培训”的三维学术体系。主旨研讨会聚焦“全周期康复科技助残创新生态”,邀请权威专家围绕循证医学应用、人工智能赋能康复技术、康复服务标准化建设等议题展开深度探讨。专题学术研讨会覆盖脑神经调控、老年运动健康、儿童康复融合发展等细分领域,通过案例分享推动技术向科学化、精准化迈进。

本次大会特别强调“数智赋能”理念,通过数字技术打破康复服务资源壁垒。7期专项技术培训班聚焦脊柱侧凸综合康复、卒中后认知障碍规范化管理、老年体位管理等实操技能,结合AI辅助诊断系统、远程康复平台等数字化工具应用培训,助力基层康复人员提升服务能力。儿童康复感觉统合工作坊创新采用“理论+实践”模式,通过沉浸式训练场景推动儿童康复技术向个性化、智能化升级。 构建全域康复新生态

大会同期召开陕西省残疾人康复服务协会第一届第四次理事会全体会议及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年度会议,从制度建设与专业协作层面强化行业规范。通过整合基层康复能力建设与全生命周期服务需求,探索“科技助残”创新路径,助力西北地区康复服务体系升级,加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康复服务“陕西样板”。
据了解,大会将持续至9月28日,期间还将举办多场前沿技术展览与产学研对接活动,推动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切实提升残疾人康复服务的可及性与质量,书写科技赋能康复事业的新篇章。
编辑:李国栋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全周期守护携手向未来 咸阳肿瘤医院举办第十八届抗癌联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