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健康 > 健康资讯 > 正文

立冬将至 寒意渐浓 这份冬季健康防护指南请收好!

健康资讯 西安晚报 2025-11-06 13:29:21
[摘要]11月5日,陕西省卫生健康委、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局联合举办“时令节气与健康陕西”系列发布会首场活动,主题聚焦“立冬”。

  11月5日,陕西省卫生健康委、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局联合举办“时令节气与健康陕西”系列发布会首场活动,主题聚焦“立冬”。发布会围绕立冬时节养生保健、季节性传染病预防、阿尔茨海默病干预、健康体重管理等群众关心的健康话题展开。本场活动邀请了省内多领域医疗专家,通过权威解读,为陕西群众冬季健康防护提供实用指南。

  立冬养生

  冬季进补需“对症下药”

  立冬之后,冷空气活跃、寒气凝滞,易导致人体气机与血运不畅。陕西省中医医院脾胃病二科主任医师闻新丽指出,冬季进补需“对症下药”,先辨体质再选择方式,避免盲目进补适得其反。

  针对不同体质人群,闻新丽给出具体进补建议:气虚体质者易疲劳、爱出汗,可常吃黄芪炖小鸡、山药粥;血虚体质者面色苍白、头晕失眠,推荐红枣黑米粥、当归乌鸡汤;阳虚体质者畏寒怕冷、手脚冰凉,当归生姜羊肉汤、韭菜炒虾仁是优选;阴虚体质者口干咽燥、手足心热,宜食用冰糖银耳蒸南瓜、莲子百合粥,忌温燥补品。

  同时提醒,进补前需调理脾胃,消化不良者可先喝山药茯苓粥增强运化能力;感冒、发烧等热证期间需暂停进补;陕北、陕南地域气候不同,进补可适当调整,如陕北可多吃温补食材,陕南可加入薏米等祛湿食材。

  老年人健康

  保暖、监测、及时就医三管齐下

  陕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三科主任医师李锐强调,冬季老年人需重点防范心脑血管意外。他建议,低温天气外出要“全副武装”,佩戴帽子、围巾、手套,避免穿太厚导致出汗;清晨起床动作放缓,从室内到室外先在门口适应温差。同时,每天需开窗通风3次,每次15-20分钟,保持室内温度18℃-22℃、湿度50%-60%。

  饮食上遵循低盐、低脂、高纤维原则,每天饮水1500-2000毫升;运动选择太极拳、散步等温和项目,避开寒冷时段。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切勿自行调药或停药,需每天至少监测2次血压心率。若出现头晕、胸痛、肢体无力等症状,应立即拨打120,避免延误救治时机。

  呼吸道疾病

  分清流感与普通感冒

  “流感是‘来势汹汹’,普通感冒是‘小打小闹’。”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邱琳用通俗比喻区分两者: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起病急、高热(38℃以上)、全身肌肉酸痛明显,传染性强且可能引发肺炎等并发症;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导致,以鼻塞、流涕等局部症状为主,多无高热,5-7天可自愈。

  邱琳建议,出现流感症状应尽快就医,在48小时内使用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特效抗病毒药物,避免自行用抗生素;患者需居家隔离,家人可在医生指导下药物预防;学龄儿童需在体温正常、症状消失48小时后再复课。每年9月至次年3月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有效的方式。

  儿童防护

  家校协同预防传染病

  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邱琳表示,冬季儿童需重点防范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感染,以及手足口病、病毒性胃肠炎等肠道传染病。呼吸道合胞病毒易导致1岁内婴幼儿喘息、气促,肺炎支原体可引发咳嗽、肺炎;手足口病表现为发热伴口腔、手足疱疹,病毒性胃肠炎以呕吐、腹泻为主要症状。

  预防需做到“五要”:要接种流感、肺炎、手足口病等疫苗;要勤用流动清水洗手;要多通风降低室内病原体浓度;咳嗽打喷嚏要用纸巾遮口鼻,食物煮熟煮透;要少去人群密集场所。学校需落实晨午检和缺勤追踪,家长要每日观察孩子健康状况,出现症状及时居家隔离,避免带病上学。

  健康体重管理

  选择适合冬季的运动

  针对冬季运动减少、体重易上升的问题,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内分泌代谢科主任医师崔巍建议,选择适合冬季的运动需遵循“宜缓不宜猛、宜暖不宜寒、宜护不宜露”原则。中老年人可练太极拳、八段锦,每天15-30分钟;年轻人可尝试跳绳,从每次1分钟、休息1分钟开始逐步增加强度。

  运动时间建议选上午9-11点或下午3-5点,避免晨起低温时段;穿衣采用“洋葱式”,内层吸湿、中层保暖、外层防风,运动前后需热身和整理各5-10分钟。同时,结合“早睡晚起”规律,搭配温热饮食,将运动与社交结合,更易长期坚持。

  针对陕西人偏高碳水的饮食结构,崔巍建议,可以用“拳头法”控制主食量,每餐约100-120克熟重;将部分白面条、白馒头换成荞麦面、杂粮馍,搭配“两个拳头”的蔬菜和优质蛋白;晚餐以蔬菜、蛋白为主,尽量不晚于7点半进食;调整进餐顺序,先喝汤、再吃菜和蛋白,最后吃主食,减少总摄入量。

  在阿尔茨海默病预防方面,陕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三科主任医师李锐表示,老人若出现“近期记忆减退、做事能力下降、语言表达障碍、性格情绪改变”四大症状且每日出现,需高度警惕并及时就医。早防可通过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多社交、佩戴助听器(听力下降者)、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实现,早治能有效延缓疾病进展。

  据悉,陕西将参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做法,结合节气与卫生健康日持续开展系列发布会,重点解读时令特点、普及传染病预防技能,帮助群众顺应自然节律、掌握保健方法。

编辑:张芬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陕西省医师协会内科医师分会成立,交大一附院石志红教授担任首任会长

本地 新闻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