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是 “中国房颤日” ,主题是 “关注房颤,预防卒中” 。今年中国房颤中心总部发出特别提醒:关注房颤从筛查开始,重视早期诊断、尽早治疗,规范抗凝,以预防卒中发生。
那么,到底什么是房颤?房颤会对人体产生哪些危害?房颤都有哪些并发症?目前有哪些创新药物和治疗手段?近日,华商网记者采访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袁祖贻教授,就房颤相关内容与大家进行分享。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袁祖贻教授
早发现早治疗是房颤患者预防卒中的关键
房颤是发病率逐渐上升的一种心血管疾病,与严重卒中、心力衰竭和死亡风险增加密切相关。和非房颤患者相比,房颤患者卒中的发生风险增高5倍,且房颤所致卒中危害严重,一年内患者死亡率增加近一倍,致残率增加近一倍,复发风险增加4.7倍,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以及高复发率的特点。
早期发现房颤,才能提早开始卒中预防。“需要大家警惕的是,有的房颤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仅在常规体检或其他原因就诊时意外发现,这种称做无症状性房颤。这个发病症状隐秘、后果严重、公众认知率极低,但其危害极大。“袁祖贻教授表示,没有症状不代表没有风险,建议65岁以上的老年人要筛查房颤,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与心脏病、脑梗死不同,房颤对普通百姓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很少人对对它有所了解,更不知道房颤会导致卒中且后果严重。这直接导致了房颤患者的就诊率、诊断率和接受规范治疗的顺应性低,贻误诊疗时机的情况较为普遍。
袁祖贻教授介绍:“确诊房颤的常规方法是用心电图,其缺点是由于检测时间短,对阵发性房颤(房颤偶尔才发作)的诊断价值非常有限,容易漏诊。也就是说:如果心电图没有检测出房颤,并不意味着没有房颤。当患者出现心跳不规律、疲惫、眩晕或者呼吸短促等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目前,临床有多种监测手段协同提高房颤的检出率,也有很多穿戴、智能设备能够帮助提高房颤的检出率。
2021年6月3日,袁祖贻教授团队开展“关注房颤 预防卒中”义诊活动
新型口服抗凝药给老年患者带来更大获益
由于公众对房颤的认知率低,导致房颤造成了很多的严重后果。房颤增加了心脑血管病发生率和致残病死率,百姓耳熟能详的卒中、心梗和心力衰竭等疾病都与之相关。
“特别是脑卒中,是房颤最为严重的后果之一。”袁祖贻教授介绍,“房颤患者卒中总体发生风险的概率是无房颤人群的5倍,由房颤导致的卒中1年内致残率超过50%,1年内死亡率超过50%,1年内复发的患者超过1/3。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高,房颤的发生率会升高。”
面对房颤带来的如此严重后果,如何降低房颤患者病情恶化的风险,让房颤患者得到规范有效的治疗也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房颤患者而言至关重要。“其实,房颤诱发的卒中是可预防、可干预的。”袁祖贻教授说,“国际上的最新理念已把降低死亡率、住院率和卒中率作为房颤的治疗目标,而抗凝治疗是减少卒中发生、降低房颤患者死亡率的直接措施。”
袁祖贻教授认为,由于老年患者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肝肾功能不全等,接受多种其他药物治疗,相对年轻人来说,老年房颤患者在选择抗凝治疗去预防卒中时要综合考虑整体情况。对于已经发生过卒中、发作时症状比较明显、相对比较年轻或者因为房颤导致心脏功能障碍的患者,还可以考虑导管消融,争取根治房颤。
2021年6月3日,袁祖贻教授在“关注房颤 预防卒中”义诊活动现场
积极倡导“以患者为中心”的综合管理
据了解,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开始参与中国房颤中心项目,过去三年已在陕西省各市县开展数场房颤巡讲(走基层活动),开展房颤规范化管理,效果显著。重点任务是持续不断地促进房颤早期筛查,规范房颤药物治疗,普及房颤新型治疗手段,开展房颤综合管理,逐步优化管理流程,降低房颤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减轻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既往房颤管理侧重于房颤相关栓塞预防以及心室率和节律管理,近年来,随着对房颤认识的发展和研究证据的积累,房颤的综合管理理念渐入人心。”袁祖贻教授介绍,房颤综合管理强调在做好房颤相关栓塞预防的基础上,同时关注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合并症的治疗,以期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包括合并疾病和(或)危险因素的优化管理,如对高血压、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心力衰竭、冠心病等的早期诊断和规范化治疗。生活方式改善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如减重、适当体育锻炼等。
此外,袁祖贻教授还认为,房颤的综合管理还需要一个专业的团队,除心内科医生外,希望神经内科医生、内分泌科医生、睡眠专家等也能参与其中,组成的多学科团队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定期进行多学科会诊,以指导和调整治疗方案。更加全面,系统,多维度地解决房颤患者的问题,帮助他们尽早回归到正常的生活。
编辑:袁毛毛
上一篇:西安交大一附院帮两位“高危妊娠妈妈” 5.21示爱五位早产宝宝 下一篇:磁外科引领未来 第四届国际磁外科大会成功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