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交大一附院麻醉手术部通过调整人员配置、完善设备、场地,做好充分术前准备,熟悉操作流程,加强术中监测,密切观察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处理等,不断优化硬质气管镜诊疗麻醉管理,与呼吸内科密切配合,利用首创的“3低1快”麻醉技术,使硬质气管镜诊疗在门诊常规开展,不断加强舒适化诊疗工作,提高患者就医体验。
由于支气管软镜操作简单、创伤小,结合喉罩、气管导管使用,气道的气密性好、易于管理,我国90%以上支气管诊疗均采用软镜操作。但软镜操作空间有限,钳道内径仅2.0-2.8 mm,优势为支气管疾病诊断,而硬镜长度33-43 cm,内径为6-16 mm,插入气道后不仅可以提供较大的内镜操作空间,还可以直接铲除肿瘤、扩张气道、压迫止血、治疗大块病变组织,适用于大块组织活检、小儿气管镜诊疗、气道出血、气道狭窄、气道异物等支气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支气管硬镜诊疗为门诊重要IV级介入手术,但由于存在术中低血氧、CO2蓄积、苏醒缓慢等技术瓶颈,医护人员相对不足、无专用恢复室等管理因素,以及设备制约因素,导致硬质气管镜诊疗存在安全隐患而迟迟难以常规开展,我院以往仅开展过3例。
复杂中央气道狭窄患者常呈端坐呼吸且合并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如不及时治疗随时会引起窒息死亡,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面对气道狭窄患者迫切的康复需求及介入肺脏病学的发展需求,2021年年初,麻醉手术部着力部署推进我院门诊气管镜诊疗麻醉工作,提供全面的设备物力保障,并选派高巍副主任医师负责门诊舒适化诊疗工作。
麻醉手术部科务会部署气管镜诊疗工作
在麻醉手术部王强主任、呼吸内科李满祥主任的支持下,2021年4月,高巍副主任医师开始了硬质气管镜诊疗工作。她充分借鉴国内外同行经验,对我院现有门诊内镜室诊疗条件进行优化,并与诊疗小组成员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针对术中呛咳影响内镜操作和术后苏醒缓慢的问题,诊疗小组制定了“高镇痛、中镇静、个性化肌松、辅助气道内局麻、综合拮抗”的麻醉给药方案,实现了气管镜诊疗 “术中无呛咳、撤镜立醒”的闭环精准麻醉效果,极大提高了门诊气管镜室的临床安全和周转效率。由于患者中央气道梗阻、肺功能储备差,而硬质气管镜不仅占用气道,还需降低吸入氧浓度低于40%,以预防热治疗时气道着火,导致患者常出现低血氧症和CO2蓄积等通气问题,诊疗小组制订了“采用置硬镜前,经鼻高流量给氧;置硬镜后,封闭呼吸环路,麻醉机常频控制呼吸,个体化实时调整呼吸参数和方式”的呼吸支持方案,降低了术中低氧血症发生率和CO2的蓄积程度。
呼吸内科李满祥主任团队与麻醉手术部高巍副主任医师团队为患者实施支气管硬镜诊疗
通过临床不断探索改进,形成了“三低一快”麻醉技术,即“低低氧血症、低二氧化碳蓄积、低术中呛咳、快速苏醒”,实现了患者术中低低氧血症、二氧化碳蓄积、呛咳发生率,甚至术中低氧血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术前低氧血症发生率;二氧化碳分压最高值也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且低于文献报道常规麻醉最低二氧化碳分压;撤出硬镜后更换喉罩辅助通气,仅需7分钟左右即达到拔管要求,25分钟左右即可实现完全清醒离开恢复室。
术后患者显著改善通气后,开心地跟医务人员交谈
由于硬质气管镜诊疗麻醉管理和手术操作难度大,对麻醉团队和呼吸团队临床实践技能和知识创新能力要求高,需要两个团队充分信任、密切配合、共享气道、优势互补。在麻醉手术部的保障支持下,呼吸内科现已完成所有主治以上医师的技术培训,硬质气管镜诊疗已经成为门诊常规工作,每周门诊开放3天,除常规镜检工作外,每月还可完成20余例硬镜诊疗。
编辑:张艺敏
上一篇:西安交大一附院在消化道创面加速康复研究上取得突破 下一篇: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院开展无偿献血公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