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全省科技大会暨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推进会召开,大会为2023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获奖个人和项目代表颁奖。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西安交大一附院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5项,其中陕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自然科学一等奖
精神心理卫生科马现仓教授团队完成的《精神分裂症肠道特征菌群识别及肠脑轴机制探索》获得陕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疾病中的“癌症”,复发率高、致残严重、发病机制不明。团队长期致力于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与防治研究。本项目围绕精神分裂症肠脑轴研究方向,采用宏基因组测序、粪菌移植等技术,证实了肠道菌群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的作用,并对精神分裂症发病的肠脑轴机制展开了探索,获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包括:首次绘制精神分裂症患者肠道菌种级微生物图谱,建立基于肠道菌种的诊断模型,创立三步筛菌法;建立SPF环境下小鼠人源化肠菌紊乱型精神分裂症模型,首次验证了精神分裂症的微生物-肠-脑轴假说;从菌群紊乱-代谢异常和菌群紊乱-免疫激活两个角度出发,首次揭示精神分裂症发病中肠道菌调节大脑的分子机制,阐明遗传影响下的菌群紊乱及代谢异常与精神分裂症存在因果关联,提出“遗传-肠菌-代谢/免疫-脑轴”新概念。
研究工作先后被Nat Genet、Nat Biotechnol、Nat Microbiol、Gut、JAMA Psychiatry、Mol Psychiatry、Nat Commun、Brain Behav Immun、Gut Microbes等高水平期刊文章引用。研究成果得到国内外知名专家的高度认可,认为本研究团队为精神分裂症的研究拓展了新的领域,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肝胆外科王铮教授团队完成的《慢性胰腺炎-胰腺癌一站式诊疗单元建立及关键技术应用》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他所领衔的西安交通大学胰腺疾病诊疗团队(西胰)多年来聚焦慢性胰腺炎-胰腺癌早诊预后模型开发、肿瘤炎-癌转化机制探索、慢性胰腺炎→胰腺癌早治技术水平提升三个科学问题与技术应用,建立了以“基于细胞外囊泡长链RNA的慢性胰腺炎-胰腺癌早期鉴别诊断血清学标志物组”为代表的慢性胰腺炎-胰腺癌早期鉴别诊断和风险人群预后评估新模型,揭示了以“烟草、应激、高血糖及异常生物力学信号”等危险因素促进慢性胰腺炎炎癌转化-胰腺癌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提出了以“胰管纵行剖开吻合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L)”为主的慢性胰腺炎-胰腺癌手术治疗新技术和全流程一体化诊疗新思路,目标打造“慢性胰腺炎-胰腺癌一站式诊疗单元”,努力提升胰腺癌“全流程一体化”精准防治水平,为提升陕西省乃至西部地区胰腺疾病诊治能力、助力国民健康做出西胰贡献。
医学影像科杨健教授团队完成的《新生儿脑发育及白质损伤磁共振成像新技术临床应用》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聚焦国家战略与临床重大需求,针对儿科影像临床实践中的技术难题,通过多学科交叉与校企合作,组建理、工、医多学科交叉科技创新团队,开展了基于新生大鼠模型的脑白质损伤修复与演变的影像基础研究;揭示了国人新生儿及婴幼儿多个重要脑发育影像学规律;通过临床影像随访阐明了新生儿脑白质损伤的主要转归结局,建立了脑瘫早诊MRI预测模型;构建了新生儿脑MRI优化检查体系、MRI图像处理-量化分析-结构化报告软件平台、新生儿脑MRI综合数据库;为实现新生儿脑MRI检查及脑白质疾病的准确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了新技术、新方法及新平台。完成团队由来自西安交通大学、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大学、上海联影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多学科成员组成。
其他奖项
康复医学科敦旺欢团队完成的《慢性疼痛机制探索及诊疗评估关键技术创新和应用》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医学影像科郭建新团队完成的《人工智能算法和双能量CT多维度实现超低剂量检查的研究和应用》和神经外科张华团队完成的《药物难治性颞叶癫痫的微创外科治疗关键技术创新的应用与推广》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陕西省科学技术奖是根据《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规定,经省科学技术奖各专业评审组评审、省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和陕西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最终由省政府决定授予的奖项,是全省科技成果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
2023年取得的优异成绩既是对医院科研实力的肯定,也是对科技工作的鼓励和促进。一附院将继续秉持创新发展理念,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编辑:赵晓雪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交大一附院检验科顺利通过新版ISO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复评审 下一篇:突破年龄界限,根治性右半肝切除术给87岁老人带来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