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大兴的军大人248号:
西安大兴医院药剂科主任 赵美
标签:细致严谨 用药安全守护者
“药师”这个职业,在大众的认知里可能还停留在“发药人员”,认为医生已经给过用药建议,药师无需重复指导。
实际上,随着医院药学的发展及公众对用药安全需求的提高,药师已经从“幕后”转向了“台前”,与医生共同守护患者的用药安全。
01复杂状况中“深入研判”
“药师只是负责发药的。”——关于这一社会普遍性认知偏差,西安大兴医院渭水园院区药剂科主任赵美在采访初始就坦然地描述,“不止是普通患者这么以为,有时候临床医生也会跟我们说,只要保证药品供应就行。”赵美微笑着,语气平和,并没有无奈或者叹气,只是客观地表达出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交流“壁垒”。从事药师专业工作十四年的时间里,赵美已经记不清到底有过多少次这样“被误解的时刻”。
她结合2023年出现的儿童支原体感染“大年”的用药情况,生动立体地解构了“药师”的专业价值:漫长冬季,国内多地报告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感染群体主要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对于普通肺炎支原体肺炎,阿奇霉素为首选治疗药物,但它的耐药率高达80%-90%,很多孩子(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用了药却没效果,该怎么办?当常规方案显示无疗效反应时,多西环素这一备选药物却因年龄限制让治疗陷入两难。
国家权威诊疗指南指出,多西环素由于可能导致牙齿发黄和牙釉质发育不良,仅适用于8岁以上儿童;8岁以下儿童使用属超说明书用药,需充分评估利弊,并取得家长知情同意。临床实践证实,对于阿奇霉素初始治疗失败的患儿,多西环素显示出较好的治疗效果。赵美进一步解释说,“超说明书用药(在临床实践中,药物的应用超过了药品说明书的规定范围,包括超出了适用年龄、剂量、给药途径或适应证等)意味着风险的可能增加,也是药师必须介入的关键时刻。做好用药监护,收集及规避药品不良反应(如呕吐等)、用药后的密切随访都是守护患者安全的必要工作。”
面对繁杂,深入研判,量身定制用药方案,每个细节都彰显着药学服务的专业内涵和药师不可替代的重要使命。
消弭大众对于药师的误解,赵美表示,当前的核心策略是以科普为基础手段。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针对不同受众群体需要采取差异化的传播方式:面向医疗专业人员时,保持较高的专业性和学术深度;而面向普通公众时,则应该更加注重内容的通俗性和实用性,避免使用过多专业术语,确保信息的传播效果。
02药学也是有“温度”的
西安大兴医院渭水园院区药剂科开设了药学门诊,是优化患者用药管理(评估、咨询、调整方案等)的专业化服务。
关于“患者已经听过医嘱,为何还需要药学门诊咨询?”这一问题,赵美说:“由于就诊人次多,医生分配给每位患者的沟通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大多时候患者的诉求和焦虑也是希望能与专业人士沟通更久一点——这正是药学门诊的优势所在,药师能够提供更充裕的时间,为患者进行详细的用药指导。”
赵美分享了一个典型案例:一位孕妇因服用“大黄通便颗粒”一个月后发现自己怀孕,看到药品说明书上“孕妇禁用”的提示后十分焦虑。当她找到赵美时说出自己不确定胚胎是否健康的诉求时,赵美根据患者用药时间及月经情况,专业评估得出药物对胚胎的影响符合“全或无”(“全”表现为胚胎早期死亡导致流产;“无”则为胚胎继续发育,不出现异常)。她建议患者按时做好孕期检查,并耐心解释:“如果各项检查结果正常,就说明药物没有对胚胎造成不良影响。”最终帮助患者消除了顾虑。
对于这种主动寻求药学门诊专业指导的患者,赵美说,“这位患者具备很好的用药安全意识,主动寻求专业咨询很值得赞赏。我们也更需要大力科普‘药师到底能为患者做什么’,帮助更多人建立科学用药观念。”她进一步强调:“药学门诊的存在,就是当患者对药物使用存在疑问,譬如药物间相互作用、特殊人群用药、药品不良反应等等,我们随时提供专业服务。”
做一个有温度的药师,一直是赵美的追求。她说,“要永远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沟通和安慰,而不是冷冰冰地摆专业术语和数据。有时候病人想用便宜的药,也有的病人就想用昂贵的药,我的角色就是为病人摆出利弊,指导TA用合适的药,而不是用价格去区分。千方百计对患者好,当TA有疑惑时第一时间想到咨询我,这离我理想的工作状态就很接近了。”
03从临床出发,再回到临床
一个合格的药师是离不开临床实践的,也就是说药师需要“驻科、下科”的工作模式,与临床医生高度协同——查房、实时监测、随访患者,系统掌握疾病用药知识的同时,更及时地了解病人情况,在医生下医嘱的时候进行辅助及药学干预。
“我就是这么成长起来的。”赵美回忆起有天晚上十点左右,妇产科医生突然打电话给她,描述了一位子痫前期患者使用硫酸镁后导致重症肌无力加重的状况。挂掉电话的赵美立刻根据患者的资料做系统分析,查阅专业资料、文献后,把第一方案先输送给临床医生。第二天一早,赵美就赶到了病人的床旁进行面对面沟通,最终经过三次用药的调整,将患者的药品不良反应降到可控程度。
赵美语速逐渐加快,仿佛回到了当时那种紧张且复杂的状况之中。在她看来,临床医生对于药学服务价值的认可、对于药师的信任也是从实践中得到的,“医生对我的专业认可度非常高,我们配合得非常好,以至于有时候我到临床查房就‘走不了了’。”赵美笑着说,“科室里此起彼伏的声音在喊我——赵老师这个药怎么用?赵老师您能不能来一下这边?我简直忙得停不下来,但心里特别高兴和满足,一个药师能做到这样被需要的程度,是成功的,也更有前进的动力。”
04科研永远不能放松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显示,全球1/3的死亡原因不是疾病本身,而是不合理用药。
药师的角色价值正经历着深刻的转变,是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穿着白大褂,药师同样承担救死扶伤的崇高使命。曾有位癌症患者在术后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呕吐不止,赵美判断这种情况下会严重消耗患者的身体,让本来脆弱的免疫力更加雪上加霜。“每种药的特点不一样,这位癌症患者的药恰恰可以与食物一起服用,从而减少对胃肠道的不良刺激。这一个微小的变化,可以对他起到很大的帮助。”
除了提升业务能力、专业素养之外,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药学学术年会等大型业内会议做案例汇报之外,赵美也从未停下做科研的脚步。
她诚恳地跟记者表达,临床药学需要基于病例和数据做不断地探索,所以要加强跟各个重点科室的紧密合作。针对临床用药的困惑点,提取大量临床数据做分析后,提供更科学的用药策略,同时将其转化为科研论文,提升循证医学证据等级。赵美对于未来有着清晰的目标和规划:“有了这些经验成果的层层累积,临床用药指导变得‘有迹可循’,更多从业者能通过我们的研究成果去帮助患者,一定会是科研与临床的双赢。”
人物介绍
赵美,渭水园院区药剂科主任,副主任药师
西北工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在读,中国医院协会规范化培训临床药师,中华医学会规范化培训临床药师师资,曾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药剂科工作13年。
主持陕西省科研项目2项,参与国家及省市级科研项目4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6篇),获实用新型专利3项,参编和参译著作3部。在国家和省级药学服务经典案例评选活动中荣获多项荣誉,2023年荣获陕西省药学会“最美临床药师”称号。
担任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卫生健康技术推广专家委员会委员,陕西省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药学会妇幼药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陕西省药学会药物安全评价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药理学会药学监护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陕西省药理学会临床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专业擅长:妊娠期和哺乳期安全用药咨询,妇产科相关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治疗,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物警戒。
出诊时间:周三上午
出诊地点:渭水园院区门诊楼2层C1区
编辑:齐少恒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家长警惕用药陷阱!41天早产宝宝的 “镜” 急救援 下一篇:西安大兴医院疼痛科团队在第九届疼痛病学大会斩获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