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期。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不孕症发病率攀升至18%,推动辅助生殖技术(ART)的创新发展与应用已成为破解生育困境的重要方向。国家卫健委等17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推进辅助生殖技术制度建设”和“开展生殖健康促进行动”,通过完善医疗支持体系助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据统计,截至2025年4月底,各地均已将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纳入医保报销的范畴。
西北大学附属安琪儿医院率先在省内引入新一代人源重组促卵泡激素δ(rFSH-δ)贺可唯®,通过创新的个体化给药模式,为不孕症患者提供“量体裁衣”式精准解决方案。
在辅助生殖技术中,控制性促排卵是其中的关键环节,通过药物促使同一周期内多个卵泡同步发育,从而获取多个可用卵子。这一过程不仅突破自然周期单卵发育的生理限制,更为后续胚胎培育提供优质卵源。而优质卵子直接影响胚胎的质量,成为提升妊娠成功率的关键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临床实践证实,获卵数量并非越多越好。在接受辅助生殖治疗时,比较理想的是获卵数在8-14个,此时试管婴儿助孕治疗的活产率最高。当获卵数进一步增加时,活产率没有明显提高,但会大幅增加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的风险。所以在临床上,需要掌握一个疗效和安全性的平衡点,医生需要基于患者的个体化参数(如体重、抗米勒管激素AMH值等),给予患者合适的起始用药剂量,使大多数患者获得理想的获卵数,在不增加发生OHSS的基础上尽可能争取高的活产率。
西北大学附属安琪儿妇产医院此次率先引入的人源重组促卵泡激素δ贺可唯®于2024年5月在中国获批,与传统仓鼠细胞来源的促卵泡激素相比,人源重组促卵泡激素δ的结构更接近人体自身分泌的促卵泡激素,具有更高的生物效价,使患者用更低的剂量即可达到理想的促排卵效果,同时减低极端卵巢反应的发生率。此外,其预充式注射笔的设计便于患者自行精准注射。
西北大学附属安琪儿妇产医院生殖中心主任孟彬教授指出,人源重组促卵泡激素δ的临床应用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泛亚洲多中心临床Ⅲ期研究——GRAPE研究提示,rFSH-δ的临床应用针对不同的卵巢储备状态的患者,均能使其得到更理想的优质卵子数量,有效降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发生率,同时减少促排卵的总用量,切实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过去近1年rFSH-δ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我们西北地区患者对此类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反馈,使得数十位患者从中获益,既增加了临床用药的灵活性,也为更多家庭托起“生育的希望”。
编辑:齐少恒
相关热词搜索: 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