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西北大学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团队凭借精湛技术与多学科协作优势,成功为一名病情复杂的危重患者实施电子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通过联合运用多种先进微创技术,团队精准切除气道肿瘤、开通阻塞通路并明确病理诊断,为患者后续抗肿瘤治疗筑牢基础。
63岁的患者白某因“反复咳嗽、咳痰5月,痰中带血1月”紧急入院。据悉,患者有长期吸烟史,且合并慢阻肺、高血压等多种基础疾病,多重因素叠加导致病情格外复杂。入院检查显示,其左主气管近乎完全堵塞,引发继发阻塞性肺炎,纵隔淋巴结肿大,及时明确病理诊断成为制定后续方案的迫切需求。面对危急情况,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房莉颖主任医师团队迅速响应,决定在全麻下为患者进行支气管镜介入治疗。镜下可见左主支气管内菜花样新生物,表面坏死出血,管腔完全堵塞。治疗团队运用多种先进技术,联合实施手术:利用高频电流形成的圈套,精准切除主体瘤体;采用冷冻治疗技术,彻底清除残余肿瘤及坏死组织;通过氩气离子束进行氩气刀电凝,实现术中精准止血。
手术中通过将患者的组织送检最终确诊为肺鳞癌,为后续制定化疗或免疫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术后,患者气道通畅性显著改善,咳嗽、气短等症状明显减轻,为后续全身抗肿瘤治疗争取了宝贵时间。该手术展现了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快、准、稳”优势:快速开通气道,有效避免了呼吸衰竭的风险;精准取材诊断,避免了开胸活检的巨大创伤;通过综合运用冷冻、电凝等技术,实现患者病灶“切除+止血+病理”一体化治疗。
“对于中央型气道阻塞患者,支气管镜介入治疗不仅能迅速缓解症状,还能明确病理诊断,是一项诊断与治疗并重的关键技术手段。”房莉颖主任医师表示,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展现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团队的专业能力,同时彰显了麻醉科的强力保障及多学科协作(MDT)模式在危重症救治中的关键作用。科室将持续推进微创介入技术创新与发展,进一步提升复杂气道疾病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编辑:齐少恒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别让记忆被“擦除”! 专家团队走进养老院为老人守护记忆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