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健康 > 陕西医讯 > 正文

援苏丹医疗队中的第一位女队长

陕西医讯 华商网 2019-11-28 10:09:00
[摘要]“中国从1971年起向苏丹派出了第一支援助医疗队,我是1971年出生的,我觉得这是缘分,这次的援外选拔又是我在负责,内心的使命感促使我参加这次援助。”郭永坚定地说。

  “中国在1971年向苏丹派出了第一支援助医疗队,我是1971年出生的,我觉得这是缘分,这次的援外选拔又是我在负责,内心的使命感促使我参加这次援助。”郭永坚定地说。

  郭永是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人力资源部副部长,在她主动申请下,成为了中国第34批援苏丹医疗队的队长,也是从1971年起中国援苏丹医疗队中唯一的一名女队长。

阿布仪式郭队讲话.jpg

  全力冲刺 攻克语言第一关

  接到成为中国第34批援苏丹医疗队队长的消息时,郭永内心深处有一丝的窃喜、一丝兴奋,但她更感知到责任的重大,她深知,带领着42名中国医生援助苏丹,不仅是医疗援助,更是续结中苏友好,她所代表的,不只是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也不只是陕西省卫健委,而是中国。

  2017年11月,她和陕西省卫健委的领导开始了组队工作,中国第34批援苏丹医疗队在全省不同医院抽调了42名成员,其中8名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作为中国第34批援苏丹医疗队队长,首先要和队员们通过的便是“语言关”。组队结束后,2018年4月至8月,郭永和她的队员们一同进入西安外国语大学进行英语和阿拉伯语的集中培训。背诵、记笔记、互相提问,他们就像再次回到了校园,认真地做起了“备考”学习,郭永开玩笑地说:“英语我们都有基础,还比较好学,但阿拉伯语,对我们来说是一门全新的语言,很难。为了快速上口,我们就用汉语拼音来标注,把常用语一句句背下来。”

  掌握一定的语言后,同年10月21日,郭永率领全体队员到达苏丹开始了援外生涯。

2019年3月三院首次会谈.JPG

  遭遇变化 创新管理保安全

  到达苏丹的第一感觉——穷。也正是如此,很多苏丹百姓缺乏基本的医疗常识,因而小病拖成大病,轻病拖成重病的情况时有发生。设备老旧,缺乏管理,无法使用,也是摆在中国医生面前的重大问题。

  在郭永看来,只要肯想办法,办法总比困难多。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8年12月初,中国第34批援苏丹医疗队遇到了苏丹社会动荡,陆续有苏丹民众开始上街示威游行。而郭永要考虑的,除了42名队员正常的医疗工作,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人身安全。

mmexport1550121791490.jpg

  事发突然,郭永凭借多年的管理经验,冷静地制定并启动了点名制和半夜查房制,用她的话说,要让所有队员时刻感受到组织的关怀,有人惦记,有人关心,有人陪伴。在苏丹发生社会动荡、当地医院罢工时,负责安全的队委想方设法联系当地保安,男队员自觉组成自卫队,女队员主动做好后勤保障,队员间相互扶助,保障了队伍的安全,并顺利完成援助工作,直到2019年8月中旬。事后郭永开玩笑说,“再给我们一段时间,地道都能给它挖出来。”

  另外,考虑到苏丹生活环境艰苦,卫生条件差,疟疾及其它热带传染病高发。为了保障队员的身体健康,在苏丹援助期间,郭永每天早、午餐坚持清点人数,督促每位队员按时吃饭,指定专人维护住房门窗完好无缺损,清理驻地积水,定期发放灭蚊杀虫用品,有效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让她欣慰的是,援助期间,42位队员无一列疟疾及其它传染病发生,队员们精神饱满,全勤上岗。

2019年3月三院首次会谈3.JPG

  因地制宜 及时沟通创奇迹

  在整个援苏丹的医疗工作中,由于队员来自陕西各家医疗单位,加之每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工作习惯,身处异国他乡,42人的队伍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摩擦。出发前,郭永和队友们讨论制定了一系列有关队内安全、外出、用车、人员管理等方面规章制度,到达苏丹后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修订。并建立队委支委联席会议制度,每周安排例会,讨论决定队内事务。做到队内情况周知,重大事项集体决定。

  为了更好的让大家融入新的工作环境,郭永将队内事务进行了精细化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与队员讨论改进。尽可能让队员参与队内管理,融入队内生活,这是郭永所提倡和坚守的原则,为此,她充分听取大家的建议,随时调动队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DSC_0162.JPG

  医者仁心,一位患者急需实施开颅手术,但当地手术室条件十分简陋,消毒措施落后,经常有苍蝇出入手术室,而大多数神经外科手术都是无菌等级最严格的甲类手术,一旦出现感染,往往前功尽弃,甚至直接导致死亡。队友们建议谨慎手术,队里两位年轻的神经外科医生几乎要打“退堂鼓”,但郭永认为,患者的安全是首位的,医生的工作积极性也是要保护的。于是,她和两位医生列出问题清单,一个一个解决,多次和当地医院沟通,在他们接受的范围内改善手术室条件,建立了重症监护室,两位医生严格筛选患者,终于在2019年3月成功完成了近几年来苏丹的首例开颅手术。这更激发了两位医生的工作热情,随后他们相继开展了一系列手术,首次举办了显微外科技术培训、神经内镜技术培训,培训改变了当地医生对手术入路方式的认识,引起很大的反响。

  另外,中苏在文化、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多的差异,工作中对彼此处理问题的方式很容易产生误解。为此,郭永常邀请医院领导、联邦卫生部官员来医疗队做客,在安全的范围内鼓励队员走入当地人的生活,参加当地员工婚礼,这样的活动不但缓解了队员们因长期在外而产生的孤独情绪,也进一步加深了同当地医务人员的感情。

mmexport1545466584856.jpg

  党性原则 处处以身作则

  郭永认为,无论身处何地,队员中的党员要时刻保持党员同志的先进性,牢记党员身份,于是在出发前,中国第34批援苏丹医疗队临时党支部成立,党员共计20名,其中支部委员5名。到达苏丹后,按照援助医院的分布分别成立了恩图曼、阿布欧舍、达马津三个党小组。

  考虑到队委、支委分散的现实情况,在制度建设方面,总队由队委、支委组成联席会议,每周安排例会,讨论决定队内事务。会后由专人传达到其他两个分点、党小组,征求意见。做到队内情况周知,重大事项集体决定。在苏丹援外工作的一年中,临时党支部党员共召开党员大会两次,支部书记讲党课三次,党小组每月开会1次,共组织党内学习9次。

  党员的先进性是深入骨髓的,这一点,郭永始终铭记于心,实践于行。在苏丹发生社会动荡时,驻地一墙之隔常常示威声、打砸声、枪声不绝于耳,为防患未然,郭永给队员们说,“如果我遭遇不测,你们千万不要救我,不要做无畏的牺牲。如果出现状况,先让年轻人撤离,再让非党员撤离,党员同志最后撤离。”她认为,无论何时何地,党员就是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好群众。

阿布院长来访.jpg

  光明行动 照亮苏丹人民

  郭永始终记得中国医疗队的使命,她想带着队员们帮苏丹人民多做一点,再多做一点。

  2018年12月初,在郭永及眼科专家的提议下,决定举办“白内障复明工程”,为当地贫困白内障患者提供免费手术。在中国驻苏大使馆和陕西省卫健委的大力支持下,与三家援建医院协商,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由医疗队提供术中所需药品与耗材,队内眼科专家、外科医生、超声医生、护理人员共同组成手术团队实施手术,三家援建医院提供术前检查,分别在恩图曼、阿布欧舍、达马津三个医疗点进行为期一周的白内障免费手术。

  2019年9月15日,中国第34批援苏丹医疗队“白内障复明工程”隆重启动。期间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尽可能多的当地民众受益,手术团队不辞辛劳、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工作,尤其在阿布欧舍医院,病员量极大,眼科医生上午诊疗大量门诊病人,中午12点才能进手术室,持续工作到深夜,最多一天完成20台手术。该项工程共为苏丹159名贫困白内障患者无偿提供手术治疗,帮助他们重见光明。

参加喀土穆大学中文诗歌朗诵比赛.jpg

  完成使命 回归祖国怀抱

  在郭永队长的带领下,全队42名队员一年来累计接诊患者71051人次,收治住院病人1879人次,完成手术4235台次。累计为驻苏华人提供常规诊疗服务156人次,抢救危急重症4人次,体检20余人次,举办讲座3次。

  而对于全队队员来说,在郭永队长的带领、鼓励下,一年的援苏丹工作收获颇丰,一年中,全队队员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定期开展学术活动,踊跃发表学术论文。医疗队内部开展医学学术论文书写培训,分享SCI学术论文书写心得,相互交流,解决发表学术论文中遇到的难题。在援苏丹的一年中,全队共发表学术论文57篇,参与申请省部级、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晋升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4人。

  在援苏丹的这一年中,郭永几乎没有睡过一个踏实觉,她说,身为队长,每一位队员的安危都是她的责任,她要确保他们的安全。她坚信,作为一名女队长,她可以做的更细致更周到。而说起这位女队长,队员们无不为之竖起大拇指。

  而郭永却遗憾地说,如果不是遇到社会动荡,我们还能做的更多一些,可以帮助更多的人。

  她总是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而郭永和队友们的不懈努力,也得到了中苏领导人的肯定。

郭队讲话.jpg

  2019年10月16日,苏丹卫生部部长代表向中国援苏丹医疗队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表示由衷感谢,苏丹卫生部长代表阿卜杜拉·穆罕默德·阿里说,中国医疗队辛勤付出,无私奉献,为众多苏丹当地患者解除了病痛。他谨代表苏丹卫生部向中国第34批援苏丹医疗队队员和中国人民表示衷心感谢。

  中国驻苏丹大使马新民为中国第34批援苏丹医疗队举行表彰暨送行招待会,现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郭永说:“医疗队每一名队员都意识到自己身上所承担的使命和责任,树立了中国白衣天使的良好形象和中国医疗队良好作风。”(华商网 袁毛毛 刘雅婷)

编辑:刘潇

相关热词搜索: 苏丹 医疗队

上一篇:关爱脑病患者 就给Ta更好更全面的长程控制 下一篇:折磨他两年多的“腰突”竟然被8mm的“魔镜”治愈了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